【推荐】2014-2015学年高中历史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VIP

【推荐】2014-2015学年高中历史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推荐】2014-2015学年高中历史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韩非子》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想买鞋子的郑国人,他在家先用绳子量好自己脚的尺寸。到了集市后,他才发现忘记带量好尺寸的绳子。等到他拿上绳子再次来到集市时,集市已经散了,卖鞋的也走了,最终他没买到鞋子。看完这则故事大家都会说这个人太傻了,脚就长在身上,何必再跑一趟?其实,这个故事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国古代有严格的市场管理制度。市的经营时间是有限制的,交易时间主要在上午,午则渐散,至夕而罢。否则,这个郑国人也不会买不到鞋。 你知道这种局面是从什么时候才被打破的吗?中国古代商业发展有什么特点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进入本课的学习吧! ●课标要求 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时空坐标 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1.先秦时期——兴起 (1)商朝: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商业由______控制。 (2)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繁荣,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大商人,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2.秦汉以来——艰难发展 (1)原因:统治者重农抑商政策。 (2)概况:秦汉到隋唐,经商受______和地点的限制,商业总体水平不高,但还是得到了发展。 3.隋唐——发展 (1)原因 ①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②大运河的开通。 (2)概况 ①邸店在各大商业城市不断兴办,都市商业不断发展。 ②农村集市贸易也发展起来。 ③出现了________和飞钱。 4.宋元——繁荣 (1)原因: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2)表现 ①商品种类迅速增加。 ②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_____”。 ③____________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④元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 5.明清——继续繁荣 (1)城镇商业呈现繁荣景象。 (2)_____________进入市场成为商品。 (3)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 (4)货币的作用越来越大。 (5)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叫做“商帮”。 规律总结:柜坊和飞钱的出现,方便了商人的商业活动,促进了商业的发展。货币发展的基本规律:货币由不统一到统一;由金属货币到纸币出现。货币的发展是商业发展的要求,同时又推动了商业的发展。 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1.市的变迁 (1)宋朝以前 ①特定的位置设_____,市坊(居民住宅区)分开。 ②设________或市长,对市场交易进行管理。 ③按时开市、闭市,闭市后不许交易。 (2)宋朝及以后 ①_________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 ②“草市”更加普遍。 ③全国出现数十座较大的市镇。 ④经营时间限制被打破,早市、夜市昼夜相接。 ⑤交易活动不再受________的直接监管。 2.古代大城市的发展 (1)重要大城市:古代的_________、洛阳、开封、临安、大都等大城市,既是不同时期的政治中心、军事重镇,也是著名的商业中心。 (2)一批新兴城市兴起 ①原因: ___________的开通、大运河的开凿、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等。 ②表现:南方经济的发展,使扬州、成都等一批南方城市成为当时最繁荣的大都会,出现“扬一益二”的说法。 巧思妙记: 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逐渐由盛而衰 1.概况 2.特点 (1)官府控制:中国的对外贸易历史悠久,主要在官府控制下进行贸易。政治目的大于经济效益。 (2)朝贡贸易占有重要地位:其目的是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一、探究问题:宋代城市发展的表现 【探究素材】 材料一 “其余坊巷市井,买卖关扑,酒楼歌馆,直至四鼓后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卖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 ——(宋)耐得翁《都城纪胜》 材料二 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五十余座。内中瓦子、莲花棚、牡丹棚、里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数千人……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搏、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东角楼街巷》 【探究思路】由材料一可得出结论(1);由材料二中“瓦子”“大小勾栏五十余座”得出结论(2)。 【探究结论】 (1)商业活动打破时间、空间限制,市场扩大。 (2)“瓦子”“勾栏”等市民游艺场所大量出现。 二、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1.农业、手工业的重要补充。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连,相辅相成,中国古代商业是作为自然经济的补充而存在的,不占主导地位。 2.受到政府的严格管理。在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下,中国古代商业发展艰难而又曲折,中国古代商业和商人的命运与政府的商业政策息息相关,一般商人地位较低。 3.商业市场形式多样。如城市中的市、乡村中的草市、夜市和晓市等形成和发展。 4.货币种类丰富。在货币流通领域,北宋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明朝时形成了以银为主,以钱为辅的钱银并行的流通制度。 5.城市商业经济发达。各朝代都兴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