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之美分析报告.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神鸟出林,90年创作,用简洁线条塑成形神兼备的壶形,有许多专家曾说这不仅是一个壶更像城市里的雕塑,2007年为故宫收藏 渔翁茶具,用最简洁的线条做成壶型,但它是一个完全的渔翁形象,体现江南水乡的意境,内涵丰富。 蝉衣斑竹壶,壶盖上蝉飞走了,留下衣,是追求超脱向上的意境,这些创作追求的是意境,是把自己的思想情感向往寄托到作品之中,也是自己的一大乐趣吧。 万象更新壶,今年正值龙年,又是十八大的召开之年,是歌颂和祝愿的象征,发自内心的祝贺。 万象更新壶 装饰美。紫砂壶的装饰方法有陶刻、镶嵌、釉彩、泥绘、绞泥、印纹、捏塑、堆贴、雕漆等,过去还有髹漆、包锡。 陶刻,首先是用诗词书画,以刀代笔在壶体上篆刻各种字体书法,绘画有山水、人物、花鸟、古代的纹饰及各类图案。刀法有单刀直入,双刀起底,啄沙地等专门法。历史上突出的代表人物如清道光年间的陈曼生及他的同好们,他们的参加设计壶样,又吟诗作词,在壶体上起刀篆刻,刀法遒劲,金石书法在壶体上相得益彰。从此“字随壶传,壶随字贵”,着实影响着后人。 曼生提梁壶,嘉道年间溧阳县令陈鸿寿是著名金石书法西冷八家之一,由他参加设计的曼生十八式开创文人壶的先河流传至今。 镶嵌工艺,早在历史上是用玉作局部镶嵌,现在就更丰富了。金银镶嵌大部分采用古代图案装饰或再套泥色,显得富贵华丽;还有用珠宝镶嵌,或罗殿镶嵌;还有用红木镶嵌作为壶的附件,现实镶嵌的工艺美和装饰美。现在还有另一类装饰是用色泥镶嵌,集古代图案纹样和现代的适合纹样用色泥镶嵌呈对比色,这是一种创新,有新鲜感。 清 道光 锡包壶 圣鼓,鲍廷博90年代创作,用色泥和润金粉镶嵌成图案,彩色和谐耐人寻味。 鲍仲梅龙凤酒具,银丝镶嵌勾勒的图案,富有民族特色,气韵生动。 泥绘装饰有一定的立体效果和绘画技巧,具有一种古朴淡雅之美。紫砂绞泥,古代即有之,从一些出土的小茶叶罐及古壶上即可看到,绞泥片镶嵌在罐面和壶的局部做装饰,而发展到现在形式更加多样,有高山流水,旷野的沙漠,崎岖的生命及形象生动的花叶、奇石、筋纹等彩色纷呈,耐人寻味。 吕尧臣绞泥八方凌云茶具,70年代创作,历史上虽有绞泥装饰,但吕尧臣创造了个人风格。 姚志泉制翠柏影泉壶,用绞泥的手法讲翠柏的倒影在水塘里作为湖面装饰,画面引人入胜,这类作品无论是装饰和造型都比较新颖,具有丰富艺术语言。 彩釉装饰,清代后期比较盛行,有粉彩、点彩、珐琅彩等,在封建皇朝,在壶体上还时兴过髹漆和雕漆工艺装饰,这些都是集中中国工艺美术大成的特艺和特技,工艺性及装饰性都很强,说明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底蕴深厚。这些虽然华丽富贵,但现代人们对审美及使用功能的追求,既有较高的艺术性、实用性上又更安全科学,那种大面积的髹漆及包锡的装饰,确实影响到紫砂壶的透气性,影响着泡茶的质量,故而这样的装饰艺术只适用于纯陈饰品。印纹、捏塑、堆贴这类装饰完全体现手工工艺技巧及手工艺的趣味,自由捏塑的技艺高超,显示自然生动的境象。 清 雍正 描金彩绘打枣纹大笔筒 清 乾隆时期紫砂绿地描金瓜棱壶,集中国工艺之大成,显皇家富丽装潢之美。 姚志源锦宝壶用紫砂红做成雕漆工艺的效果,比修漆工艺强,有较好的使用价值。 功能美。紫砂泥是耐高温烧结陶土,经1200度左右的高温烧成,经物理化学性能测试,质坚耐抗压,内壁呈双气孔。它好比是钢筋混凝土的结构,里面有层层气孔,不渗水,既透气,又保温,冷热急变性能好。紫砂壶属中性陶瓷,特别利于泡茶,不产生任何化学变化,泡茶不失原味,茶的色、香、味皆蕴,“注茶越宿,署日不馊”,茶汤不易起腻苔,又容易清洗。如果用一把好壶,在掌握茶性和水温适度的情况下,一定能泡出聚香含淑的好茶。紫砂壶泡茶,不仅醇郁芳香口感好,而且能使茶叶中含有的多种营养元素得到充分的发挥。紫砂壶泡茶,抚摸不炙手,触觉舒服,可以健身,因手心相连,心舒通全身,舒筋活血,这些是其他茶具无法替代的功能美。 紫砂壶不仅具有独特的功能效用,而且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一把好的紫砂作品具有的艺术内涵和文化素养,它不仅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它完全体现中国文化元素的特色。2007年国家第一批正式把紫砂壶全手工制作技艺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宜兴紫砂,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紫

文档评论(0)

三沙市的姑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