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解析.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五代十国 (907-979) 1、史载编敕最早见于五代后唐(923-936) 2、刺配缘于后晋(936-946)天福年间的刺面之法 3、作为死刑的一种,凌迟始于五代时的西辽。[此处教材有误!凌迟始于五代,刑名定于 “契丹”,“辽”时开始适用(916年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称帝,是为辽太祖,建“契丹”国;947年辽太宗耶律德光改国号为“辽”);“五代十国”时,“西辽”尚未立国。 两宋之北宋(960-1127) (一)立法 1、《宋刑统》 (1)(全称《宋建隆重详定刑统》)宋太祖时修订的宋朝新法典,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刊印颁行的法典。 (2)特点: 1与《唐律疏议》的篇目、内容大体相同。也是30卷,12篇502条。 2但在12篇的502条中又分为213门,将性质相同或相近的律条及有关的敕、令、格、式、起请等条文作为一门 3收录了五代时通行的部分敕、令、格、式,形成一种律令合编的法典结构 4删去《唐律疏议》每篇前的历史渊源部分,因避讳对个别字也有改动,如将“大不敬”的“敬”字改为“恭”等 2、编敕 (1)是将一个个单行的敕令整理成册,上升为一般法律形式的立法过程,是宋代一项重要和频繁的立法活动,神宗时还设有专门编敕的机构“编敕所”。从太祖时《建隆编敕》始,大凡新皇登极或改元,均要进行编敕。 (2)特点 1仁宗前基本是“敕律并行”; 2神宗朝敕地位提高,敕足以破律、代律; 3敕主要是关于犯罪与刑罚方面的规定。 (二)刑罚的变化 1、折杖法 (1)太祖建隆四年颁行“折杖法”:除死刑外,其他笞、杖、徒、流四刑均折换成臀杖和脊杖。 (2)折杖法使“流罪得免远徙,徒罪得免役年,笞杖得减决数”。 (3)但对反逆、强盗等重罪不予适用,具体执行当中也存在流弊。 2、配役 (1)渊源于隋唐的流配刑。 (2)配役在两宋多为刺配,刺是刺字,即古代黥刑的复活;配指流刑的配役。是对罪行严重的流刑罪犯的处罚。 (3)宋初刺配并非常行之法,《宋刑统》也无此规定。太祖时偶一用之,但仁宗以后,刺配的诏敕日多,刺配之刑滥用,渐成常制。 3、凌迟 仁宗时使用凌迟刑,神宗熙宁以后成为常刑。 (三)民事法规 (1)债的发生上,强调双方的“合意”性,同时维护家长的财产支配权。 (2)买卖契约分为绝卖和活卖与赊卖三种,都须订立书面契约,取得官府承认,才能视为合法有效。 绝卖为一般买卖 活卖为附条件的买卖 赊卖是采取类似商业信用或预付方式,而后收取出卖物的价金。 (3)租赁契约,宋代法律规定很详细。 对房宅的租赁称为“租”、“赁”或“借”。 对人畜车马的租赁称为庸、雇。 (4)租佃契约 地主与佃农签订租佃土地契约中,必须明定纳租与纳税的条款。 地主同时要向国家缴纳田赋。 若佃农过期不交地租,地主可向官府投诉,由官府代为索取。 (5)典卖契约 又称“活卖”,即通过让渡物的使用权收取部分利益而保留回赎权的一种交易方式。 (6)借贷契约,宋袭唐制,对借与贷作了区分。 借指使用借贷,而贷则指消费借贷。把不付息的使用借贷称为负债,把付息的消费借贷称为出举。规定出举者不得超过规定实行高利贷盘剥。 2、婚姻 (1)禁止五服以内亲属结婚,但对姑舅两姨兄弟姐妹结婚并不禁止。 (2)诸州县官人在任之日,不得共部下百姓交婚 (3)离婚方面,仍实行唐制“七出”与“三不去”制度,但也有少许变通。妇女地位有所改善。 (4)严格维护家族财产不得转移的固有传统。 3、继承 (1)除沿袭以往遗产兄弟均分制外,允许在室女,享受部分继承财产权。 (2)同时承认遗腹子与亲生子享有同样的继承权。 (四)司法制度----1、司法机关 宋沿唐制,皇帝以下,在中央设置大理寺、刑部、御史台,分掌中央司法审判职权。 (1) 审刑院 1太祖时为加强对中央司法机关的控制设立2地方上报案件必先送审刑院备案,后移送大理寺、刑部复审,再经审刑院详议,交由皇帝裁决。 3神宗时裁撤审刑院,恢复刑部与大理寺的原有职能(辅导用书表述不确)。 (2)刑部 1负责大理寺详断的全国死刑已决案件的复核及官员叙复、昭雪等事。 2神宗后,分设左右曹,左曹负责死刑案件复核,右曹负责官吏犯罪案件的审核。其职能有所扩大,处理有关刑法、狱讼、奏谳、赦宥、叙复等事。 (3)大理寺 1北宋前期大理寺降为慎刑机关,负责判决地方上奏案件,内部并无刑狱设施,不管犯人的审讯事宜。 2神宗时始设大理寺狱掌管京师诸司刑事案件的审判。 (4)御史台 除拥有司法监督权外,还兼有审判重大案件的职能。 (5)地方司法机关 1仍实行司法与行政合一之制, 2但从太宗(赵匡义)时起加强地方司法监督,在州县之上,设立提点刑狱司,作为中央在地方各路的司法派出机构,定期巡视州县,监督审判

文档评论(0)

文档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