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D引流技术课件解析.ppt

  1.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拆除VSD 植皮后 病例三 肘部切割伤 病例四 右足撕脱伤 病例五 双下肢皮肤剥脱伤 临床体会 彻底清创,不留死腔 每根引流管两侧的泡沫材料宽度不宜超过2-3cm,以保证泡沫表面有足够的负压,可避免堵塞 封闭良好 维持负压:持续负压是VSD技术的特点,负压的高低和有无中断直接影响到引流效果,一般维持在60-80kpa(450-600mmHg),过低起不到引流作用,过高创面会出血,疼痛。 间断冲洗 合理应用抗生素 减轻负氮平衡:定期复查,给予营养支持 一般负压引流可持续3-10天,不宜超过10天,如果坏死组织、引流液较多,可多次更换。 谢 谢 VSD引流术在骨科的临床应用 庆阳市人民医院骨一科 卢宏涛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是一种处理各种复杂创面和用于深部引流的全新方法,相对于现有各种外科引流技术而言VSD技术是一种革命性的进展。 1992年由德国ULM大学创伤外科Fleischmann博士所首创,最先用于骨科领域治疗软组织缺损和感染性创面。1994年,裘华德教授等在国内率先引进这一新型引流技术 。目前VSD技术已成为处理骨科和外科多种创面的标准治疗模式 。 1993年 Fleischman(德国)报道低负压状态可以促进创面的清洁。 Unfallchirurg 1993; 96(9): 488-92 1996年 Fleischman 肢体筋膜间隙综合征 Unfallchirurg 1996; 99(4): 283-7 1997年 Fleischman 急慢性感染创面的治疗 Unfallchirurg 1997; 100(4): 301-4 1997年 Mullner T 慢性放射性溃疡、褥疮 Br J Plast Surg 1997; 50(3): 194-9 1998年 Blackburn JH 皮瓣供区创面的治疗 Ann Plast Surg 1998; 40(5): 453-7 1999年 Meara JG 肢体脱套伤 Ann Plast Surg 1999; 42(6): 589-94 1999年 Obdeijn MC 胸外科和腹部外科 Ann Thorac Surg; 1999 68(6): 2358-60 负压封闭引流的材料 负压封闭引流的原理 一 负压封闭引流的原理 二 阻挡了外界的灰尘和病原体,形成密闭的引流空间 整个引流腔或者是创面的引流,均匀、充分 负压封闭引流的原理 三 负压封闭引流的操作步骤 清创 准备 引流物 填充 封闭 开放 负压 高负压将较大块、质地不太硬的残渣\分泌物分割塑型成颗粒状引出,不易发生堵管. 引流管外有医用泡沫材料PVA包裹,伤口周围组织/器官无法接触引流管,不损伤周围组织 解决引流的‘瓶颈’—堵塞 避免伤口周围组织被吸入发生缺血、坏死,局部出血。 VSD引流优越性 引流区封闭,与外界隔绝,防止污染和交叉感染 压力均匀分布PVA表面,形成全方位引流 PVA良好的透水性,不阻碍液体和小颗粒通过 及时排出引流组织中的脓性积液、少量坏死组织、异常聚积的各种液态物质。 高效通畅引流,‘零积聚’ VSD引流适应症 软组织损伤及皮肤缺损:骨筋膜室综合症,车

文档评论(0)

南非的朋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