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城市“五色”效应 目录 一 概述 二 红色热岛效应 三 绿色水华效应 四 黄色沙尘效应 五 灰色灰霾效应 六 白色秃斑效应 七 总结 概述 中国近年来快速的城市化、工业化过程,在显著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也给区域生态环境和人民身心健康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由于化石能源使用大幅增加、地表硬结、水体富营养化等交互作用而产生的城市五色效应,是生态退化的表现。“五色”效应指的是红色的热岛效应、绿色的水华效应、灰色的灰霾效应、黄色的沙尘效应和开山挖石的白色斑秃效应。接下来让我们逐个地分析五色效应 红色热岛效应 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形成原因 1.城市下垫面性质改变。目前在我们所生活的这座现代化大都市里,建 筑 一般都是水泥结构,地表是由水泥 混凝土和柏油马路所组成,水面 及绿地相对于郊区较少。而郊区的地表是由植被和土壤组成的,两者的 热量平衡特征存在显著的差别。城市地表吸收热量很大,其中柏油马路 的黑 颜色反射率非常低,所以在同一气候区域,城市地表吸收的热量要 大大高于颜色较浅的郊区。 2.大气污染及认为热源的排放。 城市化的加剧,人口密度的不断增加, 使得工业生产 交通运输以及日常生活中像空气中排放大量的氮氧化物 二 氧化碳和粉尘等排放物,城市内大量的人为释放引起城市地区局部升 温,使得城市中产生的热量不能有效地排出从而在温度空间分布图上出 现一个个高温中心,在市区内产生温室效应 ,从而引起大气的升温。城 市人口越多,规模越大,热岛效应越明显。 3.城市的规模及形态。城市规模的扩大使得市的建筑密度越来越大,建 筑高度越来越高,高层建筑的大量建设已经成为城 市建设的普遍现象甚 至出项超高层建筑。由于城市高度密度不断增加使得城市通风受到影响 温室气体也难于迅速扩散,导致局部气温过高。 4.其他因素。 除了城市本身的内部原因以外,还需要外部 的气象条件配合,如气压场必须稳定 ,气压梯度小,静风或微 风;天气晴朗少云或无云,大气层结构稳定 ,无自动对流上升运 动等。 我国大部分地区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以下沉气流 为主,多静风天气,近地面热量不易散发,进一步加剧了城市热 岛效应。 总之,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是诸多人为因素相互叠加 并与气候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城市热岛效应的治理机理与对策 1.增加绿化投入, 提高城市绿地 盖率 绿色空间可以缓解热岛效应, 主要是通过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停滞吸收粉 尘等生理活动中产生的 生态效益引起的。研究表明, 热岛比例与植被覆盖率成 明显的负相关关系, 覆盖率越高, 则热岛比例越低。 在制定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时, 不仅 要考虑每年的扩绿面积, 还应着重考虑绿地的合理分布和植配 置。利用有限的空间, 大 力发展垂直绿化, 增加绿化总量, 以逐步改善城市大量建筑物等下垫面的辐射吸 收和 散热状况达到减少热岛的效果。 2.合理规划城市建筑 建筑物是城市下垫面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对城市气温的影响很大, 要合理布 局城市建筑物, 根据城 市地理环境( 包括纬度、地形、风向、风速、日照、辐 射条件等) 确定道路网的方位、宽度, 建筑物朝向、间距 以及建筑物的形体等。 此外, 还应开辟城市风道, 规划建设中应考虑设置一定长、宽的东南、西北等 方向 风道, 引风入城, 适当分散高层建筑物, 降低建筑物密度, 减少建筑物表面 的粗糙度, 便于下垫面的长波 辐射散热和自然通风。 绿色水化效应 城市水华效应的主要形成原因 水华现象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 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水华现象是一个历史 沿用名,它并不一定都是红色,实际上是许多水华现象的统称。水华现象发生 的原因、种类、和数量的不同,水体会呈现不同的颜色,有红颜色或砖红颜色、 绿色、黄色、棕色等。值得指出的是,某些水华现象生物(如膝沟藻、裸甲藻 梨甲藻等)引起水华现象有时并不引起海水呈现任何特别的颜色。随着现代化 工、农业生产的迅猛发展,沿海地区人口的增多,大量工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 排入海洋,其中相当一部分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海洋,导致近海、港湾富营养 化程度日趋严重。同时,由于沿海开发程度的增高和海水养殖业的扩大,也带 来了海洋生态环境和养殖业自身污染问题;海运业的发展导致外来有害水华现 象种类的引入;全球气候的变化也导致了水华现象的频繁发生。 城市水华效应的危害 1.破坏海洋生态平衡 海洋是一种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的复杂生态系 统。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都是处于相对稳定,动态平衡的。当水华现 象发生时这种平衡遭到干扰和破坏。在植物性水华现象发生初期,由于植物的 光合作用,水体会出现高叶绿素a、高溶解氧、高化学耗氧量。这种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版(高级)汽车驾驶员考试题库大全(含答案).docx
- 长沙会战幻灯片.ppt VIP
- 7.《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联读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x VIP
- TB 10753-2018 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pdf VIP
- 压型彩钢屋面板施工方案方案.pdf VIP
-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pptx VIP
- 全国生态状况调查评估技术规范——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HJ 1173—2021).pdf VIP
- 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上册六除法《路程、时间与速度》课件.pptx VIP
- 2025年一季度专题党课讲稿讲稿:提升党性修养践行使命担当.pptx VIP
- 频率选择表面赋能多功能隐身雷达天线罩:理论、设计与应用探索.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