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化学素养提升专题讲座资料.ppt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原料:含碳酸盐的物质(块状大理石或石灰石) 与稀酸(稀盐酸) 主题三:材料世界 ——最基本的科学方法:对比 一、材料 1. 含义 材料是人类用于制造物品、器件、构件、机器 或其他产品的那些物质。材料是物质,但不是 所有物质都可以称为材料。如燃料和化学原料、工业化学品、食物和药物,一般都不算是材料。但是这个定义并不那么严格,如炸药、固体火箭推进剂,一般称之为“含能材料”,因为它属于火炮或火箭的组成部分。 一、材料 1. 含义 (2)从物理化学属性来分,可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和不同类型材料所组成的复合材料。 从用途来分,又分为电子材料、航空航天材料、核材料、建筑材料、能源材料、生物材料等。更常见的两种分类方法则是结构材料与功能材料。 主题三:材料世界 ——最基本的科学方法:对比 原料、材料、物品的逻辑关系 原料:指没有经过加工制造的材料。例如冶炼金属的矿砂,用以纺织的棉花,制造面粉的小麦,都是原料,是经过人类劳动取得的劳动对象。 物品:物件,东西 一、材料 2. 金属材料 金属一般具有共性:有金属光泽,一般为银白 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常温下大部分为固体(汞是液体);大多为电和热的良导体;有良好的延展性;密度较大;熔点较高。 合金就是在金属中加热熔合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非金属所制得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它属于混合物。 主题三:材料世界 ——最基本的科学方法:对比 一、材料 3. 其他材料 (1)有机化合物:指含碳化合物(CO、CO2、H2CO3、 碳酸盐除外)。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主题三:材料世界 ——最基本的科学方法:对比 一、材料 3. 其他材料 (2)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 : 天然有机高级分子材料:棉、蚕丝、羊毛、麻、天然橡胶。 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合成纤维(涤纶、尼龙、腈纶 )、合成橡胶、塑料 (聚乙烯塑料) (3) 塑料带来的污染———“白色污染” 解决办法:(1)减少使用;(2)重复使用;(3)使用降 解塑料;(4)回收再利用。 主题三:材料世界 ——最基本的科学方法:对比 二、金属的锈蚀 铁生锈的条件是与空气和 水同时接触; 原理是铁跟空气中的氧气、 水等物质发生一系列的缓慢氧化反应,生 成铁锈; 铁锈的主要成分可用Fe2O3· xH2O表示,新产生的铁锈颜色为红褐色。铁锈固体很疏松,不能阻碍里层的铁继续与氧气、水等反应。 主题三:材料世界 ——最基本的科学方法:对比 主题三:材料世界 ——最基本的科学方法:对比 二、金属的锈蚀 2. 防止铁生锈则是通过破坏铁生锈的条件: 隔绝空气或水,使铁的使用环境成为无氧或干燥环境。例如: (1)在铁制品表面涂油、刷漆、镀上一层其他耐腐蚀的金属(如铬)等; (2)创造干燥的环境; (3)将铁表面处理成致密的氧化膜(如烤蓝); (4)改变金属部分结构(如耐腐蚀的合金)。 主题三:材料世界 ——最基本的科学方法:对比 二、金属的锈蚀 3 . 金属资源的保护(日益减少的矿物资源) 地球上的金属资源是有限的,是不可再生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对金属的需求量不断增多。废旧金属随意丢弃,不仅会造成资源浪废,还会造成环境污染。 金属资源保护的有效途径: (1)防止金属的腐蚀; (2)金属的回收与再生利用-; (3)有计划、合理地开采金属矿物; (4)寻找与开发金属材料的替代品等。 最基本的方法——对比 在“对比洗涤剂的去污效果”这个实验中,如何指导学生配制洗衣液,正确进行比较实验,来保证实验结论的公平性,是这个实验的难点所在。哪种洗涤用品效果好的对比实验。 (六上“洗衣服的学问”) 哪些变量? 洗涤剂(量、颗粒) 水的量(容器)、 温度、 布料(大小、厚度、磨损)、 污渍(吸附时间、面积、位置)、 时间、 搅拌 其他内容 指示剂的作用是能够分辨物质的酸碱。用紫甘蓝做酸碱指示剂的方法很简单,但在给学生准备检测材料时尽量要做到既有酸性物质也要有碱性物质,这就需要教师课前要去试,做到心中有数。 小学中年级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主要是系统的观察,对常见物体的观察,以测量为基础、对物体及其属性的检验和定性描述(物体的性质、当物质相互作用时所发生的变化等),进行分组和分类的活动,学会采用简单的仪器和工具收集数据,记录观察结果和测量结果,并以口头方式、图示方式或书面方式报告和交流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如可以让学生记录

文档评论(0)

三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