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中药学.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期末复习中药学

中药学 总论 作者 书名 成书年代 载药数 特点 神农 《神农本草经》 东汉末年(公元2世纪) 365 第一部药学专著 为中药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石 提出三品分类法 所载药药效大多是正确的 梁·陶弘景 《本草经集注》 梁 730 继承、保存了《神农本草经》,总结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药学成就 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 首创“诸病通用药” 长孙无忌、苏敬···· 《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 唐显庆四年 844 第一步官修本草,第一部药典 首创图文并茂的方法,开创了世界药学著作的先例 唐慎微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宋 1558 1.保存了宋以前的本草文献 李时珍 《本草纲目》 明 1892 百科全书 对世界药学影响巨大 对本草史、中药史作了全面、系统的总结 赵学敏 《本草纲目拾遗》 清 921 对补充《本草纲目》有巨大作用,对其错误进行修正 炮制 炙 作用 蜜 加强补益作用,润肺止咳作用 酒 引药上行,活血 醋 止痛作用,润肝 姜汁 减少药物的寒性,止呕、止咳作用 盐水 润肾 童便 清热作用 五味的不良反应:过辛,耗气伤津 过酸,收敛邪气;过甘,腻膈碍胃;过苦,伤津败胃;过咸,血液淤结 升降浮沉 升降浮沉:是药物对人体作用的不同趋向性。升,即上升提举,趋向于上;降,即下达降逆,趋向于下;浮,即向外发散,趋向于外;沉,即向内收敛,趋向于内。 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因素:四气五味、质地轻重、炮制、配伍 性 味 质地 炮制 配伍 升浮 温、热 辛、甘、淡 多质轻 酒制则升,姜炒则散 从大队 沉降 寒、凉 酸、苦、咸、涩 多质重 醋炒收敛,盐炒下行 沉降药、升浮药跟四气五味的关系:味属甘、辛,性属温、热的药物,大多是升浮药;味属苦、酸、咸,性属寒、凉的药物,大多是沉降药。 归经 归经: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 归经的形成:中药归经理论的形成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以药物所治疗的具体病证为依据,经过长期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用药理论。 毒性 毒性:广义:把毒药看作是一切药物的总称,把药物的毒性看作是药物的偏性。狭义:一般系指药物对机体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及损害。 掌握药物毒性强弱对指导临床用药的意义:1.根据中医以毒攻毒的原则2.尽量避免毒性反应的发生 中药的配伍 七情:单行,相须:功效类似,增强功效;相使:辅药提高主药的功效,相畏: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被另一种药物所抑制,相杀:一种药物能消除另一种药物毒副作用,相恶:一种药物能破坏另一种药物的功效,相反:两种药物能同用产生剧烈的毒副作用 十八反: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芨; 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细辛、芍药。    十九畏:硫磺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赤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煎煮方法:先煎、后下、包煎、另煎、溶化、泡服、冲服、煎汤代水 第一节 发散风寒药 药名 性味 功效 临床应用 麻黄 辛、微苦,温。肺膀胱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利水消肿 用于风寒表实证2.用于咳喘实证3.用于风水水肿 桂枝 辛、甘,温 肺心膀胱 发汗解肌,温经通脉 通阳化气 1、用于外感风寒表证2、用于寒凝血滞的痹证,脘腹冷痛,痛经,经闭等证3、用于胸痹,痰饮,水肿及心动悸,脉结代。 紫苏 辛,温, 肺脾 发汗解表,行气宽中 解鱼蟹毒 1、用于外感风寒证2、用于脾胃气滞证3、用于食鱼蟹中毒 生姜 辛,微温, 肺脾 发汗解表、温中止呕 温肺止咳 1、用于外感风寒表证2、用于多种呕吐证3、用于风寒咳嗽 荆芥 辛,微温 肺肝 祛风解表,透疹止痒止血 1、用于外感表证2、用于麻疹透发不畅,风疹搔痒3、用于疮疡初起兼有表证4、用于吐衄下血 防风 辛甘微温,膀胱肝脾 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1、用于外感表证2、用于风寒湿痹证3、用于破伤风 羌活 辛苦温,膀胱肾 发散风寒,胜湿止痛 1、用于外感风寒表证2、用于风寒湿痹证 发散风热药 薄荷 辛,凉; 肺肝 发散风热,清利咽喉,透疹解毒,疏肝解郁 1、用于外感风热及温病初起的发热、微恶风寒、头痛者2、用于风热上攻所致头痛目赤,咽喉肿痛3、用于麻疹初起透发不畅,或风疹搔痒4、用于肝气郁滞,证见胸闷、痛等 牛蒡子 辛,苦,寒;肺胃 发散风热,宣肺透疹,利咽散结,解毒消肿 1、用于外感风热,证见咳嗽、吐痰不利等2、用于麻疹初起,透发不畅及风热发疹等证

文档评论(0)

liuda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