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讲中内+西内.docVIP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08讲中内西内

第三节 哮证 一、基本概念和辨病要点: 哮证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每因外邪侵袭、饮食不当、情志刺激、体虚劳倦等诱因而发。临床上以发时喉中有哮鸣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为辨病特点。 二、诊断要点 1.多与先天颤赋有关,家族中可有哮病史。常由气候变化、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劳累等诱发。 2.呈反复发作性。 3.发时常多突然,可见鼻痒、喷嚏、咳嗽、胸闷等先兆。发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困难,甚则面色苍白,唇甲青紫,约数分钟、数小时后缓解。 4.平时可一如常人,或稍感疲劳,纳差,但病程日久,反复发作,导致正气亏虚,可常有轻度的哮鸣,甚至在大发作时持续难平,出现“喘脱”。 三、鉴别诊断 1.哮病与喘证 哮病和喘证都有呼吸急促、困难的表现,哮必兼喘,但喘未必兼哮。 哮指声响言,喉中哮鸣有声,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独立性疾病;喘指气息言,为呼吸气促困难,是多种肺系急慢性疾病的一个症状。 2.哮病与支饮 支饮亦可表现痰鸣气喘的症状,大多由于慢性咳嗽经久不愈,逐渐加重而成咳喘,病情时轻时重,发作与间歇的界限不清,以咳嗽和气喘为主,与哮病之间歇发作,突然起病,迅速缓解,喉中哮鸣有声,轻度咳嗽或不咳有明显的差别。 【预防与调护】 1.注意保暖,防止感冒,避免因寒冷空气的刺激而诱发。 2.根据身体情况,作适当的体育锻炼,以逐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3.饮食宜清淡,忌肥甘油腻,辛辣甘甜,防止生痰生火,避免海膻发物;避免烟尘异味;保持心情舒畅,避免不良情绪的影响;劳逸适当,防止过度疲劳。 4.平时可常服玉屏风散、肾气丸等药物,以调护正气,提高抗病能力。 1.喘证与气短 两者同为呼吸异常。 喘证呼吸困难,张口抬肩,摇身撷肚,实证气粗声高,虚证气弱声低; 短气亦即少气,主要表现呼吸浅促,或短气不足以息,似喘而无声,亦不抬肩撷肚。气短进一步加重,亦可呈虚喘表现。 2.喘证与哮病 喘指气息而言,为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张口抬肩,摇身撷肚。哮指声响而言,必见喉中哮鸣有声,有时亦伴有呼吸困难。喘未必兼哮,而哮必兼喘。 实证 风寒壅肺 喘息咳逆,呼吸急促,痰多色白质稀而带泡沫,伴有风寒表证 苔薄白而滑,脉浮紧 风寒上受,内舍于肺,邪实气壅,肺气不宣 宣肺散寒 麻黄汤合华盖散 表寒肺热 喘逆上气,鼻煽息粗,痰粘不爽伴表寒证 舌质红,苔薄白或黄,脉浮数(滑) 寒邪束表,热郁于肺,肺气上逆 解表清里,化痰平喘 麻杏石甘汤 痰热郁肺 喘咳气涌,胸部胀痛,痰多质粘色黄伴有内热征象 苔黄腻,脉滑数 邪热蕴肺,蒸液为痰,痰热壅滞,肺失清肃 清热化痰,宣肺平喘 桑白皮汤 痰浊阻肺 喘而胸满闷塞,甚则胸盈仰息,咳嗽,痰粘腻色白,咯吐不利,伴呕恶食少 苔白腻脉滑或濡 祛痰降逆,宣肺平喘 祛痰降逆,宣肺平喘 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肺气郁痹 突然出现呼吸短促,息粗气憋,胸闷胸痛,咽中如窒,但喉中痰鸣不著或无痰声,常与情志有关。平素多忧郁失眠 苔薄,脉弦 肝郁气逆,上冲犯肺,肺气不降 开郁降气平喘 五磨饮子 虚证 肺气虚耗 喘促短气,气怯声低,咳声低弱,痰稀薄,自汗恶风或呛咳痰少质粘,烦热口干,面潮 舌质淡红或舌红苔剥,脉软弱或细数 肺气亏虚,气失所主。或肺阴亦虚,虚火上炎,肺失清肃 补肺益气养阴 生脉散合补肺汤 肾虚不纳 喘促日久,动则喘甚,呼多吸少,气不得续,跗肿,汗出肢冷; 喘咳,面红烦躁,口咽干燥,足冷 舌淡苔白或黑而润滑,脉微细或沉弱; 舌红少津,脉细数 肺病及肾,肺肾俱虚,气失摄纳 补肾纳气 肾阳虚用金匮肾气丸、参蛤散加减 肾阴虚可用七味都气丸合生脉散 正虚喘脱 喘逆剧甚,张口抬肩,鼻煽气促,端坐不能平卧,或有痰鸣,心慌动悸,烦躁不安,面青唇紫,汗出如珠 脉浮大无根或见歇止或模糊不清 肺气欲绝,心肾阳衰 扶阳固脱,镇摄肾气 参附汤送服黑锡丹配合蛤蚧粉 【预防与调护】 1.对于喘证的预防,平时要慎风寒,适寒温,节饮食,少食黏腻和辛热刺激之品,以免助湿生痰动火。 2.已病则应注意早期治疗,力求根治,尤需防寒保暖,防止受邪而诱发,忌烟酒。远房事,调情志,饮食清淡而富有营养。 3.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但活动量应根据个人体质强弱而定,不宜过度疲劳。 1.肺痨与虚劳 《内经》、《金匮要略》均将肺痨(痨瘵)归属于“虚劳”、“虚损”的范围,提示本病的发展每可导致患者身体日益消瘦,体虚不复,形成劳损。及至唐宋,因认识到本病具有传染性,乃进一步与虚劳明确区分开来,明清医籍有时将痨瘵附于虚劳之后论述,既认为两者有一定的联系,也说明又有不同之处。 肺痨具有传染特点,是一个独立的慢性传染性疾患,有其发生发展及传变规律。 虚劳病缘于内伤亏损,是多种慢性疾病虚损证候的总称。 肺痨病位主要在肺,不同于虚劳的五脏并重,以肾为主。 肺痨的病理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akax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