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二十五)古今语音异同.ppt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十五)古今语音异同.ppt

1.韵母方面的古今差异 诗歌押韵字和形声字可以反映出韵母的古今差异。 反映语音差异最直接的是古代的韵书。韵书按韵编排汉字,可以与现代汉语直接比较。 隋代陆法言编著的《切韵》,分韵为193韵。 宋代陈彭年编著的《广韵》,分为206韵。 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韵》,分韵为19部。 2.声母方面的古今差异 现代汉语声母有二十二个(包括一个零声母)。 宋代有三十六字母。三十六字母又称“守温字母”,据说是唐代和尚守温创制了三十字母,宋代人又补充了六个。 字母是声母的代表字,用一个汉字代表一个声母。 2.韵母方面 今韵母有四呼: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 古代把韵母分为两呼:开口呼、合口呼。每呼再分为洪音和细音。与今四呼的关系是: 开口洪音——今开口呼 开口细音——今齐齿呼 合口洪音——今合口呼 合口细音——今撮口呼 韵与韵母的区别:韵相同指韵腹和韵尾相同,不包括韵头;韵母相同包括韵头、韵腹、韵尾都相同。 韵部:同韵字的归类。 韵目:韵部的代表字。 音韵学上把韵分为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 阴声韵收尾于元音,阳声韵收尾于鼻音,入声韵收尾于塞音。 3.声调方面 古代四声的分类: 平仄 平声为平,上去入为仄。 舒声、促声 古代又把平声、上声、去声合称为舒声,入声称为促声。 * * (二十五) 古今语音的异同 主讲教师 孙永选 一、古音不同于今音 1.按照今音读早期诗歌,有的已经不押韵了。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汝,莫我肯德。誓将去汝,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以上押韵字:职部)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渚予下:鱼部) 2. 形声字声符与字音古代是一致的, 今音差别很大。 江,工声。渚,者声。海,每声。浴,谷声。 语,吾声。组,且声。仍,乃声。 二、古人对于语音的研究 古人已经发现语音的古今差异。 刘熙《释名》:“古者曰车,声如居……今曰车,声近舍。” 古人不懂语音是变化的,对于古代诗歌不押韵现象,用叶音来解释。[南朝梁]沈重最早提出叶音说。 叶音也叫叶韵,用改读字音的办法以求韵字和谐。 [宋]朱熹在其著作《诗集传》中全面采用这种方法给变化了的押韵字注音。 [明]陈第在他父亲的启发下研究古音,彻底批判了叶音说。 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亦势所必至。以今之音读古之作,未免乖剌而不入。(陈第《毛诗古音考》) 宋人三十六字母与普通话声母的关系 唇音:重唇 帮 b 滂 p 並 b p 明 m 轻唇 非 f 敷 f 奉 f 微 0 舌音:舌头 端 d 透 t 定 d t 泥 n 舌上 知 zh 彻 ch 澄 zh ch 娘 n 齿音:齿头 精 z j 清 c q 从 z c j q 心 s x 邪 s x 正齿 照 zh 穿 ch 床 zh ch 审 sh 禅 sh 牙音: 见 g j 溪 k q 群 g k j q 疑 0 喉音: 影 0 晓 h x 匣 h x 喻 0 半舌音: 来 l 半齿音: 日 r 3.声调方面的古今差异 现代汉语有四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古代有平上去入四声。《诗经》中存在四声通押现象。 汉语的四声,最早记录是南北朝时期。南朝宋齐时代,周顒著有《四声切韵》,明确提出平上去入四声名称。齐梁时代,沈约著有《四声谱》,提出“四声八病”学说。 古四声与今四声的关系: 平 上 去 入 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平分阴阳 浊上变去 去声不变 入派三声 三、古音的基本概念 1.声母方面 ① 声母的名称:字母、声纽、音纽、纽 ② 声母发音部位的分类:五音、七音 五音:唇音 舌音 齿音 牙音 喉音 七音:唇音 舌音 齿音 牙音 喉音 半舌音 半齿音 ③ 声母发音方法的分类:清、浊 全清音 不送气、声带不振动。如普通话声母:b d g j z zh 次清音 送气、声带不振动。如普通话声母:p t k q c ch 全浊音 声带振动强烈。如上海话声母: [b] [d] 次浊音 声带振动不强烈。普通话声母只有四个:m n l r

文档评论(0)

dmz1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