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月亮上足迹》.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月亮上足迹》.ppt

“风云2号”气象卫星2004.10.19 神舟六号升空 2005.10.12 准备 1.吃早饭,穿上宇航服。 2.进入指令舱。 升空 从观礼台上看火箭升空 眺望火箭升空 从发射架上看火箭升空 一级、二级火箭脱落 登月   7月20日上午7点32分,登月舱和飞船脱离。 (这是“阿波罗”宇宙飞船的“鹰”号登月舱正向月球表面缓缓降落。天空中悬挂的是地球)   7月21日凌晨5点17分40秒,登月舱平稳地降落在月球上。   11点51分,阿姆斯特朗走下阶梯,登上了月球。 这是人类伟大的一步   精确时间是1969年7月21日11点56分20秒。 奥尔德林登上月球 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行走 安装仪器进行科学探测 安装仪器进行科学探测 插上美国国旗 返航   22日上午6点35分,太空船与“阿波罗11号”对接成功。 (登月小艇正要与指挥舱结合,然后由指挥舱载运太空人返回地球)   “阿波罗11号”飞船溅落在预定的海域,被等候在那边的海军救起。 1.宇航员踏上月球后做了几件事? (1)检查登月器的着陆情况 (2)采集月壤和月岩样品 (3)树立登月纪念碑 研读赏析 (4)安装各种仪器进行科学探测   月面上的激光反射镜,用以测量月球与地球间的精确距离 安装在月面上的月震仪   月球车天线将摄影机的影像讯号传回地球 (5)插上美国国旗 (6)与美国总统尼克松通电话   阿姆斯特朗说:“这一小步,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   “一小步”是指宇航员们从飞船跨到月球表面的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讲确实很容易,毫不费力。但是这一步是人类向太空领域迈出的第一步,它显示了人类卓越的聪明才智,表明了人类高度发达的科技水平,开创了人类对宇宙探索的新纪元,这意义就非同小可,因此说这是巨大的飞跃。 2.人类登月有什么意义? 拓展延伸 “阿波罗”号登月计划的成功,使人类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时至今日,人类向宇宙迈进的步伐从未停止过,你还知道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其他成果吗? 1959.7.24 神舟一号升空 1999.11.20 神舟五号飞船升空2003.10.15 神六英雄胜利归来 费俊龙 聂海胜 神舟七号飞船升空 2008.9.25 神七宇航员太空行走 神七英雄归来 景海鹏 翟志刚 刘伯明 * * * * * *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月亮上的足迹 朱长超 制作人: 罗顺英 2011-11-1 茫茫夜空,皎皎圆月,引人遐思。 面对月亮,你知道哪些关于月亮的诗词或传说? 导入新课 嫦娥奔月   美丽的嫦娥是射下九个太阳的英雄后羿的妻子,她因为偷吃了长生不老丹拍责罚就飞进了月宫。她住在广寒宫里,捣药的玉兔和砍伐桂树的吴刚陪伴着她。嫦娥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就会步出广寒宫,遥望人间。   这个美丽的传说反映了中国古代人对月球构造的一种非常朦胧的认识,也可以说是人类最早的登月向往。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李白《古朗月行》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苏轼 《水调歌头》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 竟夕起相思! —— 张九龄《望月怀远》 月 亮 上 的 足 迹 朱长超 学习目标: 1、速读课文,简要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人类登月的知识。 3、学习课文准确描述、夹叙夹议的写法。 4、感悟人类的伟大气魄和聪明才智,激发探索科学的兴趣。 朱长超,当代科普作家、记者。长期从事科技报道、写作。其《20世纪科学发展纵横谈》多方面介绍了20世纪的重大科学发现和这些发现的贡献者和工作者。全书分为“科学开拓着世界”、“科学智慧的光芒”、“科学精神的丰碑”等6章共54篇。本文选自该书《广寒宫嫦娥迎嘉宾》中的一部分。 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思考:本文写了一件什么 事?按什么顺序写的? 请用简洁的语言 概括(时、地、人、事)。 时间: 地点: 人物: 发生的事件: 1969年7月16日

文档评论(0)

dmz1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