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职业暴露后处理 1.若患者HBsAg、传染三项检测结果已知为阴性,不需进一步处理。 2.若患者HBsAg、传染三项检测结果未知,主管医生应立即给患者开具这些项目的检查单,院感科立即给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开具HBsAg、抗-HBs、ALT、抗-HCV、抗-HIV、TPHA检查单。 职业暴露后处理 3.患者HBsAg(+): (1)医务人员抗-HBs<10mU/mL或抗-HBs水平不详,应立即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00~400U,并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一针乙肝疫苗(20UG),于1个月和6个月后分别接种第二针乙肝疫苗和第三针乙肝疫苗(20UG)。 (2)医务人员抗-HBs≥10mU/mL,可不进行特殊处理。 (3)暴露后3个月、6个月复查HBsAg、抗-HBs、ALT。 职业暴露后处理 4.如为可疑HIV阳性者,应注意保密,立即向分管院长及富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由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评估与防护指导,根据暴露级别和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决定是否实施预防性用药方案。定期作HIV抗体检测( 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 5.如可疑HCV阳性或高危者,误伤者应在3个月、6个月复查抗-HCV、ALT,并根据复查结果进行相应抗病毒治疗。 职业暴露后处理 6.患者TPHA(+): (1)推荐方案:苄星青霉素24万U,单次肌注。 (2)皮肤性病科会诊。 7.患者情况不详:暴露源情况不明,暴露后3个月、6个月复查HBsAg、抗-HBs、传染三项。 HIV职业暴露预防用药 专家评估明确HIV职业暴露者,采取基本预防用药或强化预防用药 为何暴露后用药可预防感染? 急性HIV感染的一些资料已经显示,HIV从局部到全身的感染需要一段时间,在此期内使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可阻止病毒的复制 预防用药最佳时间与疗程 暴露后预防开始的时间越早,降低体内HIV复制和消灭活病毒的机会就越好。很多专家推荐最好在暴露后1~2小时,最长不超过24小时内用药。 职业暴露后预防的疗程一般为28天。 预防用药后的监测 由于暴露后预防用药有一定毒副作用,包括对肝、肾、胰腺重要脏器及骨髓功能有影响。 最基本的监测是血常规、肾功能和肝功能。 一般在服药2周后开始监测,以后每隔一周进行一次监测。如果监测结果出现停药或换药的指征,应立即停药或换药 预防用药的效果 虽然暴露后有些药物可以预防HIV感染,但并不是100%有效。有资料报道,服用药物后可以减少81%的危险。目前国外已经至少有21例预防失败的报道,所以在工作中最重要的是尽量减少暴露。 预防用药失败的原因 HIV有多种亚型,如果暴露于一个耐药的HIV病毒株,预防用药可能失败; 在暴露严重的情况下预防可能失败。动物实验已经证实,大量病毒接种预防的有效性会减低; 从药物预防暴露后HIV感染的机制可见,用药开始时间延迟,病毒已经在靶细胞内大量繁殖或病毒已经在外周血中出现,药物的预防作用会减低。 因不能承受药物副作用或其他原因而导致没有坚持全程28天服药或服药剂量不足,预防用药的效果也会减低。 职业暴露后随访 HBV:3月、6月后检测HBsAg、抗-HBs、 ALT HCV:暴露后3个月、6个月内复查抗-HCV 和ALT HIV:暴露后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查抗HIV抗体 如何应对医务人员面临的高风险? 必须树立和强化标准预防观念。 标准预防 在 2 0世纪 90年代中期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提出了“标准预防” 它将普遍预防和体内物质隔离法的许多特点进行综合 是针对所有医院中接受治疗的病人而采取的预防措施 (不必考虑其诊断 ) 目的在于尽最大可能来降低医务人员与病人之间、病人与病人之间微生物传播的危险性 ,起到了双向防护的作用 一、?标准预防的三个基本概念 1、?隔离对象:将所有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 排泄物视为有传染性,需要隔离。 2、防护:实施双向防护,防止疾病双向传播。 3、隔离措施:根据传播途径建立接触、空气、飞沫隔离措施。 二、标准预防措施 1、洗手: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后可能污染时,脱手套后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剂。 2、手套:当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及破损的皮肤黏膜时应戴手套;手套可以防止医务人员把自身手上的菌群转移给病人的可能性;手套可以预防医务人员变成传播微生物时的媒介,即防止医务人员将从病人或环境中污染的病原在人群中传播。在两个病人之间一定要更换手套;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3、面罩、护目镜和口罩:戴面罩、护目镜及口罩可以减少病人的体液、血液、分泌物等液体的传染性物质飞溅到医护人员的眼睛、口腔及鼻腔粘膜。 4、隔离衣:穿隔离衣为防止被传染性的血液、分泌物、渗出物、飞溅的水等污染时使用。脱去隔离衣后应立即洗手,以避免污染其他病人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