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时训练: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教程分析.doc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时训练: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教程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限时45分钟) 编者选题表 知识点 题号及难度 传统文化的表现、特点和影响 1、2、3(中)、4(中)、5、 6(中)、13(中)、14(难)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7、8、9(中)、13(中)、14(难) 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10、11 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12、14(难) 一、选择题 1.(2014武汉模拟)中国孝文化产生于商周时期,随着社会发展,其内涵不断扩展,从尊祖敬宗的宗教祭祀礼仪演化为以尊亲事亲为核心的家庭伦理,从以“事君”为核心的政治伦理演化为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为核心的社会伦理,实现了从“孝之为行”到“孝之为德”再到“孝之为道”的提升,最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基础。这说明孝文化(  ) ①具有鲜明的中国民族特色、民族风格、民族气派 ②具有传承性,既一脉相承,其内涵又因时而变 ③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和精神特征 ④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A.①④ B.③④ C.①② D.②③ 解析:C 孝文化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①符合题意;孝文化在发展中既继承传统,又与时俱进,体现了②;孝文化只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③夸大了其作用;孝文化中既有精华又有糟粕,④观点片面。 2.(2014邯郸二模)2014年3月22日,习近平主席和夫人彭丽媛出访荷兰。习主席身穿在中山装基础上改良的中华立领,上衣口袋的席巾是西服里面的设计,领子等细节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彭丽媛身着带有中国元素的绣花斗篷,里配粉绿色的立领长礼服。二人出访穿出“中国范儿”。上述材料体现了 (  ) ①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②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③不同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 ④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A 习近平、彭丽媛身着民族服装,体现了①;中华立领上衣口袋的席巾是西服里面的设计,体现了③;材料没有涉及传统文化中的糟粕,②与材料无关;材料没有涉及文化与经济、政治的交融,排除④。 3.《洛杉矶时报》的一篇评论指出,中国人自古就有着团圆的情怀,所以他们会尽可能地在春节时回到家人身边。“一种叫做年夜饭的东西把他们牢牢地拴在一起,表面上是一顿饭,但实际上则是根深蒂固的精神寄托。”这说明(  ) ①传统文化具有稳定不变的特点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③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④必须大力弘扬民族文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解析:B 本题考查学生对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理解。相对稳定不等于稳定不变,①错误;中国人对春节的特殊情怀体现了②③;民族文化有精华和糟粕之分,要弘扬民族文化中的精华部分,摒弃民族文化中的糟粕部分,④错误。 4.产生于西汉时期的儋州调声,是儋州人民自己创造的原生态歌谣,直到今天仍流传于海南省儋州一带,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这表明(  ) ①传统文化具有区域性 ②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 ③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④传统文化具有先进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B 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特点。解答本题时应注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儋州人民自己创造的”“直到今天仍流传于海南省儋州一带”等。①符合产生和流传于“儋州”这一信息;材料没有明确提及民族问题,②与题意无关;③符合“直到今天仍流传”这一信息;④观点错误,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 5.(2015运城模拟)不管是中国内地,港澳台地区,还是在其他国家的华人,每到清明都会祭祖扫墓,端午吃粽子、赛龙舟,中秋赏月,重阳登高,除夕吃年夜饭,这说明(  ) 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B.这是传统习俗的继承与发展 C.传统文化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延续 D.传统文化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 解析:A 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特点。B混淆了传统节日与传统习俗;C中“各个方面”、D中的“行为方式”不符合题意要求。 6.“传统文盲”是与“现代文盲”相对应的。不懂电脑、不会英语是后者的标志,不读书(特别是不读传统经典)、少写字(至少不会正确规范地写作)则是前者的表现。就年轻一代而言,“现代文盲”越来越少,“传统文盲”却越来越多。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很令人痛心的,这是因为(  ) ①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我们必须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任何外来文化 ③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否则,民族文化就失去根基 ④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就必须坚持“守旧主义”,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解析:B 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特点。①体现了传统文化的民族性,③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继承性,正确分析了文化的民族性和继承性都不容忽视,故①③可选。拒绝接受外来文化是“守旧主义”,②④错误。 7.(

文档评论(0)

奇缘之旅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