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水力侵蚀的发展过程及特点讲解.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力侵蚀的发展过程与特点 水土保持学 水力侵蚀的定义 ??水力侵蚀是指地表土壤或地面组成物质在降水、径流作用下被剥离、冲刷、搬运和沉积的过程。 水蚀机制概述 目 录 一 、 水流作用 二 、 溅蚀 三 、 面蚀 四 、 沟蚀 五 、 山洪侵蚀 六 、 海岸、湖岸及库岸浪蚀 水流作用 (1)冲刷:水流的侵蚀作用 下蚀(下切侵蚀、切蚀) 侧蚀 (旁蚀) 溯源侵蚀 (2) 搬运(输移):搬运方式 悬移 悬移质 水流挟沙能力 推移 推移质 (3 ) 泥沙堆积(沉积) (4 ) 侵蚀、搬运、沉积的关系 水流剥蚀作用 水流剥蚀也就是地表泥沙被水流带走,沙粒可以呈滑动或滚动形式运动。是否发生剥蚀可根据泥沙起动条件来判断。 起动流速:水流能够冲刷推动泥沙运动的最小流速,又称为临界流速。 泥沙的搬运形式可分为推移和悬移两大类。这两种形式运动的泥沙分别称为推移质及悬移质。 泥沙搬运方式 (流速分布,推移质与悬移质的相互转化) 水流搬运作用 在一定的水流条件下,能够挟运泥沙的数量,称为挟沙力。它的单位与含沙量ρs(kg/m3)相同,以符号ρ0 表示。 水流挟沙力应该包括推移质和悬移质的全部沙量。 但在天然河流中,悬移质一般成了全部运动泥沙的主体,因此,对于平原冲积性河流一说,常以悬移质输沙率代替水流的全部挟沙力。 水流挟沙力 泥沙的堆积 当泥沙的来量大于水流的挟沙力时,多余的泥沙就要沉积下来。 当摩阻流速相当于泥沙的沉速时,泥沙悬移运动才有可能产生。 (水流摩阻流速ν*= ,其中τ0为作用在床面上的水流切应力)。 溅 蚀 雨滴特性 (一)雨滴的形状、大小及分布 形状:小雨滴为圆形,大雨滴为纺锤形和扁平形,两侧微向上弯曲。 稳定雨滴 雨滴直径<5.5mm时,降落过程中比较稳定的雨滴; 暂时雨滴 雨滴直径> 5.5mm时,雨滴形状很不稳定,极易发生碎裂或变形。 大小:对于直径<0.25mm的雨滴称为小雨滴。 对于直径 0.25mm的雨滴称为大雨滴。 分布:大小不同雨滴所占的比例,一般用雨滴累积体积百分曲线来表示。累积体积为50%所对应的雨滴直径称为中数直径D50。不同的雨滴分布,降雨强度不同。通常雨强愈大,D50愈大,降雨强度变小,D50也相应减小。 (二) 雨滴的速度与能量 终点速度主要取决于雨滴的直径,随雨滴直径的增大而增加。由于雨滴的动能受雨滴的直径及终极速度决定,故雨滴的大小实际上就决定了雨滴的动能 (三)降雨侵蚀力 降雨雨滴的侵蚀力是降雨引起土壤侵蚀的潜在能力。它是降雨物理特征的函数,降雨雨滴侵蚀力的大小完全取决于降雨性质,即该次降雨的雨量、雨强、雨滴大小等,而与土壤性质无关。 干土溅散 湿土溅散 出现泥浆 部分板结 泥浆溅散 加速径流 溅蚀过程 (一)坡面径流的形成 (二)降水过程 (三)蓄渗过程 (四)坡面漫流过程 三、 面 蚀 坡面侵蚀量的研究很多,但总体上,坡面侵蚀量与径流量具有指数函数关系 Ms = a Mwb 随着径流量和流速的增大,侵蚀量和侵蚀力增大,指数b随着各地土壤性质、坡度和植被状况的不同而不同,在黄土高原该值大于1。 坡面侵蚀量 面蚀过程及面蚀分类 坡面侵蚀过程 沿途降雨汇入 降雨入渗 薄层径流 层状侵蚀 斑状侵蚀点 细沟侵蚀 (不连续的侵蚀点) (面蚀结束沟蚀开始) 层状面蚀:地表径流很分散,流速、流量都很小,表层土粒均匀变薄。 细沟侵蚀:地表凹凸不平和土壤抗蚀性的差异引起的坡面细小的股流。 鳞片状侵蚀:在植被破坏、弃耕或过度放牧荒地上,由于地表盖度的不均匀所引起的面蚀不均匀分布。 砂砾化面蚀:土石山区,由于中细土粒被径流冲走,砂砾增多。 土壤侵蚀的发生与演变规律为: 溅蚀 面蚀 细沟侵蚀

文档评论(0)

光光文挡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