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章 中国民间节日习俗 学习目的要求 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间节日,反映了我国的传统习惯,道德风貌,宗教观念和物质生活状况等,是我国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学习,要求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来由,熟知重要节日的习俗及典故。 民间节日习俗最初的产生一般与农事、祭礼、宗教、习俗等多种因素相关。P45 一、元旦(春节) P45 元旦,俗称新年,指新年的第一个早晨。 P45 1912年孙中山先生采用世界通行的阳历纪年,改农历元旦为春节,元旦为阳历新年第一天的称呼,沿用至今。 P46 春节活动: P46 1、扫尘;2、守岁;3、挂年画;4、春联;5、拜年;6、放鞭炮 挂年画:神荼tú 、郁垒,是传说的捉鬼能手;唐代时门神多为秦叔宝,尉迟敬德,北宋皇宫中有画钟馗为门神的。P46 春联;《宋史.蜀世家》记载后蜀主孟昶(chǎng)每当除夕命学士作词,题写桃符,置于寝门左右,因学士题词欠佳,他就自题门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可能是我国最早的一副门联。门联改为春联始于明太祖朱元璋。P47 二、元宵 元宵节又名上元节,其产生与道教有关。道家把正月十五日、七月十五日、十月十五日分别成为上元、中元、下元,称为三元。元宵即指正月十五。P49 元宵节主要有挂灯、猜灯谜和吃元宵的习俗。 1、张灯 元宵张灯习俗的起源,目前有三说:一说放灯起源于东汉明帝永平年间(58-75年)。汉明帝信佛,每逢正月十五日晚亲自到寺院张灯祭神,表示对佛的尊敬。二说西汉文帝时大将周勃平定“吕氏之乱”,胜利凯旋时正是正月十五。三说是祭祀太一神。 陆游《老学庵笔记》“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P50 三、清明节 清明是传统节日,但有两层意思:一指节气,二指节日。p51 清明与寒食难分,前后有扫墓、荡秋千、蹴鞠等活动。 1、寒食 清明前一天或前两天为寒食节,寒食节约源于春秋时期,纪念介子推。 寒食节是怎样产生的?p51 2、扫墓 3、荡秋千p52 秋千,古叫千秋,意为揪着皮绳而迁移的娱乐活动。约始于春秋时期北方民族。 4、蹴cù鞠(踢足球)与击球p53 古代清明节还举行踢足球、打马球的活动,成为蹴鞠。 此外还有拔河、斗鸡等活动。 四、端午节 旧历五月初五日为端午节,是夏季最重要的节日。古代“端”字与“初”字同义,“午”同“五”音,因唐玄宗的生日是八月初五,因避讳改“五”为“午”,故称五月初五为端午。p53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大概有五种说法:1、起源于纪念屈原;2、起源于以龙为图腾的南方民族所举行的祭祀活动;3、起源于纪念介子推;4、起源于纪念伍子胥;5、起源于纪念曹娥。 端午节习俗:吃粽子、划龙舟、喝雄黄酒、门上悬艾等。p54 喝雄黄酒、菖蒲酒的作用 p55 悬白艾的作用 p55 端午节的名称: p55 女儿节、诗人节、天中节、浴兰令节、端阳节。p55 五、七夕节(乞巧节) 每年七月初七为七夕,民间有乞巧习俗,故又名乞巧节。P56 --牛郎织女的故事。 七夕节有乞巧、晒书、曝衣等习俗。 乞巧之俗,《荆楚岁时记》已有记载,即用彩色线穿七孔针,希望向天上织女乞巧,唐代时尤为盛行。 六、中秋节 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这一日正是夏历秋季正中,故而得名。P57 中秋节的形成约和古代帝王在秋分晚上拜月、祭月礼仪相关。 中秋节习俗有:赏月、赏桂、观潮和吃月饼等。 中秋节有嫦娥奔月、吴刚砍桂的神话传说。 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始于何时的说法:一说唐代已有;二说始于元代。P59 七、重阳节 P60 夏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古书《易经》说九为阳数。两九相重,日月并阳,两阳相重,故称重九或重阳。 重阳节的由来,说法有三:1 始于战国说;2 始于西汉说;3 始于魏晋说 重阳正式定为节日约始于唐代。 重阳节习俗:登高、赏菊、吃重阳糕、射箭、插茱萸、喝菊花酒等。 登高习俗始于汉代 八、冬至 P62 冬至,是夏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 古人认为冬至后,白天日益延长,阳气升,是个吉日,值得庆贺。 冬至习俗有:吃汤圆、馄饨、赤豆粥。P6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