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西北荒漠化的防治讲解.ppt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 2010年5月14日19时54分,一股强沙尘暴袭击了青海省格尔木地区。最大风速达每秒22.3米,白昼立即变成“黑夜”。 植被遭破坏 地面裸露 风沙侵蚀 流水侵蚀 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流失 土地生产 力下降 荒漠景观 1、荒漠化发生的基本过程 荒漠化的过程和概念 干旱、半干旱地区 半湿润区 土地退化 人类过度经济活动 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 耕地退化 林地退化 草地退化 土地沙漠化 石质荒漠化 次生盐渍化 2、荒漠化的概念 (实质、分布、成因、表现) 1、指图说出西北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2、指图说出西北地区的地形特征。 结合荒漠化的概念及其发生过程判断 沙漠化就是荒漠化。 荒漠与荒漠化是一回事。 我国西北地区的土地荒漠化只表现为土地沙漠化。 沙漠化与荒漠化: 沙漠化是指单纯风力作用引起的沙质荒漠化。是荒漠化的一种形式。 荒漠和荒漠化: 荒漠一种自然景观类型,包括戈壁、沙漠和沙地,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荒漠化是一种土地退化现象,不仅仅分布在干旱地区。 分析我国西北地区主要气候类型、特征?并且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A B C ?洋湿润气流 ?洋湿润气流 干旱 位置 地形 深居内陆 距海洋远 受高原山地的阻挡,水汽难以到达 一、干旱为主的特征 降水量逐渐减少 观察西北地区自东向西降水量如何变化?为什么? 降水量逐渐减少 自东向西的植被景观、生物产出能力和载畜量、牲畜畜种、农业特色各有什么变化? 干湿地区 自然景观 载畜量 降水 海陆位置 东部 贺 兰 山 西部 农业特色 绿洲农牧业 草原畜牧业、灌溉农业 距海远 距海近 少(200mm) 多(200mm) 小 大 荒漠、戈壁 草原 干旱和极端干旱地区 半干旱地区 干旱 位置 地形 一、干旱为主的特征的表现 气候:大陆性强、干燥少雨、、日照强烈、风力强盛、自西向东降水和景观变化。 多内流河,河流稀少,主要的补给方式? 有机质含量少, 肥力低 风蚀地貌、风力堆积地貌广布 稀少,以草原、荒漠为主 畜牧业、灌溉农业、绿洲农业 城乡分布 点状、带状 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性。 整体 河流 土壤 地貌 植被 农业生产 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原因 (1)气候: (2)植被: (3)冬春季节多大风天气, 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燥,降水少。 地表裸露,多沙质沉积物。 风力侵蚀严重。 1、自然原因 2、人为原因 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 (1)过度樵采 在缺乏能源的地区,樵采天然植被是燃料的主要来源。在鄂尔多斯沙区,每年每户大约要挖67平方米沙蒿作为烧柴。在内蒙古东部库伦旗北部的额勒顺乡,1000多户居民每年需要的薪柴相当于破坏近100平方千米的灌木林。 每年下雨季节,外地搂发菜、挖甘草的数十万“大军”,不顾政府禁令,竟车水马龙、成帮结伙地进入内蒙古草原疯狂采掘,大片大片的草场被铁锨、铁耙翻了个儿,变成了荒漠和沙丘。为了搂掉长在草根上的发菜,他们竟用梳子般密的细齿大铁耙,压上沙袋深深扎入草地搂,铁耙搂过之处,牧草连根拔起,草场如同剥去了一层皮。搂1千克发菜要以破坏2.7公顷草地为代价,挖1千克甘草要使近1.3公顷草场变为沙丘。牧民们痛恨地称他们是“疯狂的地老鼠”。 (2)过度放牧 半干旱的草原牧区、干旱的绿洲边缘 草场遭到破坏,以水井 为中心,斑点状的荒漠化,逐渐呈片状、面状。 (3)过度开垦 旱农垦区周围及草原牧区 破坏植被,使沙化土地成片发展 以上三个“过度”的共性是破坏了植被,西北地区破坏植被为什么会出现荒漠化? 植被遭破坏 地面裸露 风沙侵蚀 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流失 土地生产 力下降 荒漠景观 读图观察: 现代绿洲和废弃绿洲分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 4、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过度樵采 过度放牧 过度开垦 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 原因 人口增长速度快,人口压力大 结果 分散的土地逐渐退化, 最终连接,形成如同 荒漠般的景观 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原因 (1)气候: (2)植被: (3)冬春季节多大风天气 1、自然原因 2、人为原因:???④⑤⑥ 其中,决定性因素是: 根源是: 人为原因 人口增长速度快,人口压力大 2、防治的对策与措施 D、合理利用水资源 农作区:推广节水农业 牧区草原:减少水井数量 干旱的内陆地区:合理分配水资源 E、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 绿洲 地区 缺乏水源地区 外围 前沿

文档评论(0)

四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