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应急救护.10.17摘要.ppt

  1. 1、本文档共7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培 训 目 录 急救在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是一门古老但同时又是年轻的学科。因为原始人在与猛兽搏斗中,会出现各种伤害;在寻找食物过程中,会发生各种中毒,这些,都需要急救。 近年来人类文明的高度发展,寿命的增长,疾病谱的改变,心脑血管疾病扶摇直上,需要及时急救。 现代社会各种意外伤害诸如交通事故、飞机航空意外以及地震、洪水 等天灾人祸,都需要急救。 如今这个复杂多变的社会,各种不安全事件随时都有可能出现,如公共骚乱事件、火灾爆炸、淹溺、建筑物坍塌,触电及其他形式和性质的工伤事件等都需要第一时间进行急救。 一、现代救护新概念 1、救护新概念 A.概念:在现代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新的模式结构下利用科技进步成果,针对生产、 学习、生活环境下发生的危重急症、意外伤害,向公众普及救护知识,使他们掌握 先进的基本救护理论和技能,成为能够在现场及时、有效地开展救护的“第一目击 者”,从而达到“挽救生命减轻伤残”的目的,为安全生产,健康学习和生活提供 必要的保障。 C.应对现代社会生活向救护提出的挑战 ◆人的寿命延长,疾病谱变化,心血管病人增多;人的活动空间增大,交通、劳务中意外伤害增多; ◆全球灾害严重,天灾人祸、地震、海啸、水灾、火灾时有发生; ◆ 面对生命奄奄一息的心跳、呼吸骤停者,传统的一般止血、包扎、转运等救护知识常常是一筹莫展,会丧失救命良机; 二、现场救护须知 1、现场评估 到达现场,应立即通过实地感受、眼看、耳听、鼻闻判断现场异常情况注意安全、 引起原因、受伤人数及是否有生命危险,自身和伤者及旁观人群是否身处险境,现 场可利用资源,需要何种支援及可采取的行动保障安全,注意危险电源、救护者自 身体力、水性及能力等。可能情况下,使用呼吸面罩、呼吸膜、医用手套、眼罩等 个人防护用品。 3、紧急呼救 是抢救病人“生命链”的第一环,急救中心接到呼救应立即响应 说明病人年龄、性别、姓名、联系电话 病人危重情况,有无昏迷、呼吸困难、出血等 所在确切地点和显著标志 灾害或突发事件性质、严重程度、受伤人数 现场已采取的救护措施 应让急救中心调度人员听清楚后,方可放下电话 5、现场救护的基本步骤 判断意识和病情,立即呼救 摆好救护体位 *CPR位-心跳骤停 *侧俯卧位-舌后坠、呕吐 *头低脚高位-休克 打开气道判断呼吸:判断循环:局部检查,紧急止血 7、生命链的重要环节 (1)第一目击者以积极的态度接近现场 (2)早期救援通道:本人或第一目击者呼救,救援系统立即反应,尽 快赶赴现场 (3)早期CPR:第一目击者实施,具有重要的基础生命支持作用 1、对CPR的认识 是上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最为推崇的医学技术 是上世纪60 年代以来,全球最为普及的急救技术 是一项针对发生心跳、呼吸骤停的任何人的一种最为紧迫的救命技术 (2)实施CPR的紧迫性 人体内没有氧气储备,心脏一旦停跳,运送氧气的血液循环即停止,全身脏器就会发生缺血缺氧 人的大脑对氧气利用最多,达20%,缺血缺氧4-6分钟,脑组织即发生损害,超过10分钟,损害即不可恢复。此时即使救活,也会成为植物人或严重智障 这4-6分钟,是救护的黄金时刻,是4-6分钟内必须进行CPR的原因所在 2、认识呼吸 婴儿降生的第一声啼哭,是呼吸的开始,也是新生命的宣言 呼吸是吸进O2,排出CO2保障生命活动的吐故纳新过程 人一旦停止呼吸,生命即岌岌可危,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就是送去唤起生命的春风 (2)人工呼吸 是用人工方法帮助不能自主呼吸或呼吸不正常的病人得到被动式呼吸 传统的仰卧压胸、仰卧牵臂、俯卧压臂等方法因效果甚微,已弃之不用 口对口人工呼吸是一种快速有效的向病人提供O2的方法 空气中含O2 21%,CO2 0.04%。人呼出的气体含O2仍有16%,CO2 4% 病人获得的气体O2虽低点,但足以扩张萎陷的肺泡,供给O2,CO2还能兴奋中枢 (4)血液循环 是血液从心脏搏出,流经A、V、毛细血管回到心脏的过程,有体循环和肺循环 (5)胸外按压的机理 心脏骤停后,正确的挤压能产生60-80mmHg收缩压和正常输出量1/4-1/3的血液 尽早使用,配合口对口吹气效果可靠,已成为国际标准 有效性源于心肌泵机制(心肌被挤压,推动血液流动);胸腔泵机制(胸腔内压力的升降,形成血液管道中胸腔内外压力梯度,压力上升,A血流往V,压力降低,V血流入右心和肺) (2)胸外叩击 具有机械除颤作用,可能使心律恢复正常 判定意识不清,无脉搏和心音立即进行 定位,一手掌平放于剑突上二指胸骨下段 叩击,空心拳头,距下手一尺处垂直较有力地叩击手背正中2次,判断循环体征、脉搏,如无,再叩击2次 无效立即实施CPR-ABC 3)C-胸外心脏挤压,人工循环 用5-10秒钟,判断有无心跳 正确

文档评论(0)

四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