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 * * 实际的例子 由于k值可以任选,实际上可能作出的变极方案是很多的,一般来说, k 值取得越大,得到可供选择的变极方案就越多,为尽可能提高两种极数下导体利用率,排列变极方案时需遵循两种极数下槽号分布系数最大化的原则,这就要求直观上观察到槽号分布在比较窄的相带内,至于所获得的变极方案是否适用还需对之进行绕组磁势谐波分析后才能最后决定。 实际的例子 p2=10,k =4,励磁极绕组磁势谐波分析 与国外常规方法典型接线方式的比较 只能在一种极数下接入的线圈 A1 B1 普通转子单速励磁绕组接线图 D+ D- A1 B1 新转子变极励磁绕组接线(反向法变极 不丢弃任何线圈) D- (D+) D+ (D-) D+ (D+) D- (D-) A1 B1 A2 B2 目前国外典型转子变极励磁绕组接线图 (反向法变极 丢弃一部分线圈) D- D+ (D-) (D-) D- (D+) D+ (D+) 应用现场 检测报告 提出一种凸极同步电机转子虚拟多槽变极分析方法 这种方法引入“虚拟槽”的概念,将凸极转子化为多槽隐极转子来分析,所获得的变极方案仍然保持凸极结构不变,且磁极大小宽度相同,导体利用率高,谐波含量低,两种极数下均无需丢弃任何磁极。 提出一种具有混合磁极结构的凸极同步电机变极转子因为分析以隐极转子为基础,于是可推论,对于各个磁极较大间隔,可考虑加装导磁极改善磁路的导磁状况等,而形成导磁极和励磁极混合结构的新的变极转子结构。 6 创新点 6 创新点 国家发明专利:一种凸极同步电机转子变极的设计方法 专利号:20091027275.8 6 创新点 传统的凸极同步电机变极转子方案,因为总需要采用大小磁极或是丢弃一部分磁极等,结果造成两种极数下总会有一种极数绕组系数低或是导体利用率不高,而新方法得到的变极方案,两种极数下绕组系数可以得到很好的平衡,磁极大小相同,数目通常可以等于少极数而无需丢弃任何磁极,导体利用率高,可以做到三滑环切换,绕组磁势谐波分析结果表明其谐波含量可以控制在容许的范围内。 7 研究结论 新方法分析中也能得到一些有用的结论,例如,新变极方案磁极仍然为不等间距,由于分析以隐极转子为基础,于是可推论,对于磁极较大间隔,可考虑加装导磁极改善磁路的导磁状况等。 这些充分说明以上关于凸极同步电机转子变极新的分析方法,提供了获得更好转子变极方案的一种可行途径。 7 研究结论 End 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 * * * * * * * * * * * * * * * * * * 双速凸极同步电动机转子变极研究 2012年4月8日 强电磁工程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大型变极双速同步电动机研制及应用”成果鉴定会研究报告 目录 2 存在的问题分析 1 研究历史与现状 4 新的理论与方法 3 解决问题的思路 6 创新点 7 研究结论 5 实例分析比较 同步电机的调速有多种方式,但变极调速最为简便易行。与异步电机不同,同步电机变极调速需要同时改变定子绕组和转子绕组的极对数。 原理上,同步电机定子绕组变极问题与异步电机定子绕组变极相同,其研究也已相当深入,同步电机变极的特点或是难点主要在于转子变极。 按转子结构不同,同步电机可分为隐极式和凸极式两种,隐极机的气隙是均匀的而凸极机气隙是非均匀的。实际应用中需要调速的同步电机多为低速凸极机,因此,对于凸极机转子变极问题进行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1 研究历史与现状 凸极同步电机变极调速的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国内外电机领域学者的重视。其研究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已经开始,迄今为止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1930年代到1950年代。这一阶段中提出了关于同步电机凸极转子变极的基本原理,并制造了极比24/28的双速凸极同步发电机应用于美国弗拉提隆(flatiron)抽水储能电站。 1 研究历史与现状 第二阶段是从1950年代到1970年代。这一阶段中关于同步电机凸极转子变极研究进一步深化,并在近似计算的基础上制作了模型电机研究,应用中除抽水储能电站外,也在常规水力发电站中开始了应用。 第三阶段是从1970年代迄今,理论研究更加深入,各种数值计算方法在仿真分析和设计中应用,应用实例逐步增多,单机容量进一步增大,并开始提出在双速同步电动机中应用。 1 研究历史与现状 双速凸极同步发电机应用代表性进展 目前双速凸极同步发电机已经应用于很多水头变化范围大的抽水蓄能电站和常规电站。 国外主要有:美国弗拉提隆(Flatiron)水电站,变极比为24/28;瑞士奥瓦?斯平(Ova Spin)水电站,变极比为12/16;日本苏巴里(Subari)水电站,变极比为12/1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智慧城市云计算大数据中心项目深化设计方案(403页word).docx VIP
- 全国高中青年数学教师优质课大赛一等奖《基本不等式》教学设计.doc VIP
-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第一讲 中华民族共同体基础理论part1.pptx VIP
- 儿童绘本改编与创作教案.pdf VIP
- JGJ-T291-2012:现浇塑性混凝土防渗芯墙施工技术规程.pdf VIP
- 实施指南《GB_T18944.2-2022柔性多孔聚合物材料海绵和发泡橡胶制品规范第2部分:模制品与挤出制品》实施指南.docx VIP
- 2022新能源风电场接入集控中心技术方案.doc VIP
- 白头翁的故事培智.ppt VIP
- 应聘人员登记表单.docx VIP
- 5S_培训教材.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