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变形观测工程的研究方法 2.室内岩块的物理力学性质测试 岩块是岩体的组成成分,根据其物理力学性质并结合岩体结构面的力学效应,即可确定工程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并预测变形体上产生的位移和变形。 ①岩块的物理性质,主要包括岩块的湿度、密度和孔隙度、碎胀性和碎胀系数等。 ②岩块的力学性质,主要包括岩块的强度、应力应变关系,岩块的时间效应和流变性质等。 ③弱面的力学性质,主要包括弱面的强度性质、变形关系等。 3.力学分析 力学分析可分为两个阶段:变形岩体结构分析和数学力学分析。结构分析主要是从地质信息中抽象出力学模型,数学力学分析是通过数学力学计算给出岩土体中的应力、位移和变形等。 4.物理模拟分析法 ①相似材料模型试验:主要用于定性或半定量分析,通过相似材料模型试验,了解给定地质条件下变形体的移动变形规律。 ②光弹应力分析:利用光弹性应力分析,观测变形情况。 ③电模拟分析:利用电子模拟方法,观测变形情况。 第四节 变形分析的发展与应用 变形分析的研究内容涉及到变形数据处理与分析、变形物理解释和变形预报的各个方面,通常可将其分为变形的几何分析和变形的物理解释两部分。变形的几何分析是对变形体的形状和大小的变形作几何描述,其任务在于描述变形体变形的空间状态和时间特性。变形物理解释的任务是确定变形体的变形和变形原因之间的关系,解释变形的原因。 一、变形分析的发展 (一)几何分析法:包括参考点的稳定性分析、观测值的平差处理和质量评定以及变形模型参数估计等内容 ; (二)GPS变形监测技术:一般认为平面位置可达cm,高程可达四等; (三)数据挖掘分析方法:数据挖掘技术应用到变形监测数据方面,主要体现在对观测数据的拟合、预测及可视化 ; (四)预测技术: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概率积分法;周期分析;灰色分析;指数平滑分析;随机分析法;小波分析;及各种组分析。 (五)频谱分析技术 二、变形观测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1. 工程地质学和水文地质学的关系 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特别是地壳)的组成、演变和发展的一门科学,而工程地质学和水文地质学均是地质科学的一个分支。工程地质学是研究与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运用有关的地质问题的科学。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形成、运动和分布规律的科学。 变形的成因是由于岩体运动而形成的,因此,岩体的岩石和矿物成分、形成环境、岩体的结构面特性、岩体的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特征等必将对岩土体的移动和变形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应用地质学、工程地质学、水文地质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分析岩石、岩相和岩层的特征,分析岩体的结构,了解地质环境因素。 二、变形观测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2.与工程测量学的关系:是工程测量的一部分 3.与环境保护学的关系(地质灾害问题) 4.与建筑工程学的关系(重要建筑变形问题) 5.与采矿工程学的关系(三下采煤与地表移动监测) 6.与岩石力学的关系(地震部门) 三、变形监测技术未来的发展 展望变形监测技术的未来方向有以下几个方面: 多种传感器、数字近景摄影、全自动跟踪全站仪和GPS的应用,将向实时、连续、高效率、自动化、动态监测系统的方向发展,比如,某大坝变形监测系统是由测量机器人、GPS和特殊测量仪器所构成的最有观测方案; 变形监测的时空采样率会得到大大提高,变形监测自动化为变形分析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数据信息; 高度可靠、实用、先进的监测仪器和自动化系统,要求在恶劣环境下长期稳定可靠地运行; 实现远程在线实时监控,在大坝、桥梁、边坡体等工程中将发挥巨大作用,网络监控是推进重大工程安全监控管理的必由之路。 四、变形观测指导工程建设实例 1.上海人民广场地下车库监测 车库分为地下两层,平面尺寸为176m×145m,是目前我国建成的最大的地下停车场。基坑开挖深度10.65m,局部12m,采用地下连续墙作为围护结构和地下室永久性外墙。挖到-11m标高,相距地下连续墙外缘2m处的地表沉降增大到32mm,沉降速率为1.7mm/d。基坑实际开挖深度达到12.65m,这时,地表沉降突然加快,至9月4日,沉降速率达到17mm/d。出现成组与墙体轴线平行的裂缝。墙体因开挖深度过大而产生的失稳事故迫在眉睫。警报迅速发至工程有关各方,施工总包单位瞬即召集现场紧急会议,决定停止开挖,并当即采取以下四项应急措施: ①迅速撤除和搬迁堆放在车道相邻地面的50t钢筋,以减小地面超载; ②紧急调拨黄砂300t,对坑底已开挖的水池予以回填; ③加快混凝土垫层的施筑,并抓紧底板扎筋和混凝土浇筑; ④待垫层和底板混凝土基本结硬之后才开挖水池深坑内的回填黄砂。 坑底 地面下沉 地表观测点沉降和沉降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现场观测曲线 2.苏州虎丘塔地基加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