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婴11-1儿童解剖生理特点摘要.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节   血液循环系统 一、 血液循环系统组成:心脏,血管和血液。 淋巴系统是辅助部分。 血液循环:血液由心脏→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脏。 人体各组织器官通过血液循环不断地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并把二氧化碳和其他代谢废物送到肺和肾脏等器官排出体外,从而保证小儿正常生长发育。 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 淋巴系统由淋巴管、淋巴结和脾脏组成。 血液 1、血液的组成  存在于血管、心脏内, 包括血浆、血细胞和血小板等。 2、血液功能 运输 调节 防御 血的有形成分 1、红细胞:约为400-500万/立方毫米,功能主要是携带氧和二氧化碳,这是靠红细胞内血红蛋白来完成的。正常小儿血红蛋白为110-120克/升。 2、白细胞:小儿血液中白细胞数约为10,000个/立方毫米。6岁时接近成人 3、血小板:正常小儿每立方毫米血液中有血小板15-25万左右,其主要功能是参与血液凝固。 三、婴幼儿心血管系统解剖特点 1、心脏。婴幼儿时期心脏体积相对较成人稍大,但其与身体的比例随年龄的增加而减少。出生后第一年心脏体积增加最快,7~9岁及青春期增长速度再 次加快。 2、大血管。新生儿大血管的弹力纤维少,故弹力不足,直到12岁时大血管的发育成熟程度始与成人相同。 3、婴幼儿心血管系统生理特点。婴幼儿出生时心脏的迷走神经发育尚未完善,对心脏抑制作用较弱,而交感神经对心脏抑制作用较强。到5岁时,心脏神经开始具有成人的特征,10岁时完全成熟。年龄越小,心率及血流速度也越快,不同年龄婴幼儿呼吸次数平均值及与脉搏的比见表1—1。 不同年龄婴幼儿呼吸次数及与脉搏的比 ┏━━━━━━┳━━━━━━━━━━━━┳━━━━━━━━┓ ┃ 年龄 ┃ 每分钟呼吸平均次数 ┃ 脉搏:呼吸 ┃ ┣━━━━━━╋━━━━━━━━━━━━╋━━━━━━━━┫ ┃ 新生儿 ┃ 40~50 ┃ 3:1 ┃ ┣━━━━━━╋━━━━━━━━━━━━╋━━━━━━━━┫ ┃ 1岁以内 ┃ 30~40 ┃ (3~4):1 ┃ ┣━━━━━━╋━━━━━━━━━━━━╋━━━━━━━━┫ ┃ 1~3岁 ┃ 25~30 ┃ (3~4):1 ┃ ┣━━━━━━╋━━━━━━━━━━━━╋━━━━━━━━┫ ┃ 4~7岁 ┃ 20~25 ┃ 4:1 ┃ ┗━━━━━━┻━━━━━━━━━━━━┻━━━━━━━━┛ 四、血液循环系统卫生保健 (一)适合年龄的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可以获得更多的氧气,加强心肌收缩能力,还可提高血色素和红细胞数。如新生儿抚触、婴幼儿主被动操等。 (二)小儿衣着要宽紧适中。避免衣着过多,婴儿避免蜡烛包,束带过紧影响血循环。 (三)根据年龄及消化机能安排好婴儿的饮食,使小儿得到生长发育需要的各种营养素,尤其是含蛋白质和铁较多的食物。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预防成人后所致的动脉硬化。 第五节  运动系统 组成: 小儿的运动系统是由骨(全身有206块骨)、骨连接和肌肉三部分组成。 作用: 在神经系统支配下,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牵动骨而产生各种运动。 运动系统还有维持人体正常姿势。 构成骨性腔壁、保护内部脏器的作用。 三、运动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 1、 婴幼儿骨骼外层的骨膜比较厚,血管丰富,从而有利于儿童骨骼的生长和骨组织的再生和修复。 2、 婴幼儿骨骼含骨胶原蛋白等有机物多,骨骼柔软,弹性大,可塑性强,易弯曲。 3、 新生儿出生时头部骨骼未发育好,骨与骨之间有很大的缝隙。有前囟和后囟。 4、新生儿出生后脊柱是直的,弯曲是随着动作发育逐渐形成的。 5、 出生时的腕部骨骼均是软骨,骨化中心10岁左右钙化完成。 6、 婴幼儿关节窝浅、关节韧带松弛,关节发育不全易脱臼 7、 脚弓、肌肉、韧带发育不完善,影响运动与行走,易疲劳。 8、 小儿肌肉的肌纤

文档评论(0)

光光文挡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