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51单片机的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毕业设计分析报告.doc

基于51单片机的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毕业设计分析报告.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毕业设计说明书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设计题目: 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设计 指导教师: 教研室主任: 系(教学)主任: 完成时间: 摘 要 本文介绍了以AT89S52单片机作为微控制器,以射频技术为核心,基于PHILIPS公司MF-RC500模块的非接触式IC卡读写器,阐述了该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以及相应的软硬件设计。 本文阐述了非接触式IC卡技术的基本原理,并对其读卡器在工程上的设计和开发作了研究。论文描述了IC卡系统的发展和现状,通过对射频识别技术原理的研究,揭示了射频IC卡系统的工作原理。介绍了Type A 型常用的卡片MF1 IC S50和对应读卡器的设计方法和电路 (使用专用射频读卡集成芯片RC500),并详细阐述了系统各个模块的组成和原理,给出了天线的设计规范。然后根据课题要求详细介绍了自主设计的一款Type A 型读卡器的核心部件—射频模块的实现方案和具体电路。最后介绍了系统设计的软件部分,重点介绍了RC500的主要特性、基本指令集以及与Mifare1非接触IC卡数据通信的一些重要模块的编程思路和编程方法,给出了两个编程实例。 关键词:微控制器;非接触式IC卡;读写器;MF-RC500;射频识别 目 录 1 绪论 1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 1.2 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3 本课题设计的主要工作和任务 2 2读卡器系统方案设计与实现 3 2.1 IC卡介绍 3 2.2 读卡器基本原理 3 2.3 总体方案论证 4 2.3.1 各模块选择与论证 4 2.3.2 总体方案确定 5 3 系统硬件设计与实现 6 3.1 电源模块 6 3.2 显示模块 6 3.3 系统时钟模块 7 3.4 存储模块 8 3.5 MF-RC500读写模块 9 3.5.1 MF-RC500介绍 9 3.5.2 天线模块的设计 10 3.5.3 MF-RC500与AT89S52连接图 12 3.6 通信模块 13 3.7 AT89S52芯片 14 4 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 17 4.1 软件设计环境 17 4.2 主程序的设计 17 4.3读/写卡程序设计 18 4.3.1 MF-RC500指令说明 18 4.3.2 读/写卡程序流程图 20 4.4 读卡器外围基本电路程序的设计 21 4.4.1 显示程序设计 21 4.4.2 键盘程序设计 22 4.4.3 E2PROM程序的编写 23 4.5 通信部分程序设计 24 5 系统调试 25 5.1调试过程 25 5.2调试中发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25 结论 26 致谢 27 参考文献 28 附录A总电路图 29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IC卡是集成电路卡(Integrated Circuit Card)的英文简称,在有些国家也称之为智能卡、微芯片卡等,IC卡是在较为原始的磁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最初设想是由日本人提出来的。1969年12月,日本的有村国孝提出一种制造安全可靠的信用卡方法,并于1970年获得专利,那时叫ID卡(Identification Card)。1974年,法国的罗兰·莫雷诺(Roland Moreno)发明了带集成电路芯片的塑料卡片,并取得了专利权,这就是早期的IC卡。 早期的IC卡系统是接触式的,它有其本身不可克服的缺点,如接触磨损、交易速率慢、难以维护、基础设施投入大等。随着信息业和服务业的全球化,在一些场合,对信息载体的便携性、安全性及易用性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于是非接触式IC卡以其无机械磨损、容易维护、方便使用等优点,成为IC卡中潜力最大的新军而备受国内外业界的瞩目。 非接触式IC卡系统是当今世界先进的射频技术和IC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世界上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它成功地将射频识别技术和IC技术结合起来,解决了无源和免接触这一难题,是电子器件领域的一大突破,使卡片在靠近读写器表面时即可完成卡中数据的读写操作。 非接触式IC卡一经问世,便立即引起广泛的关注。非接触式IC卡操作方便、抗干扰性高、可靠性高、安全性高的特点,使得它在一些接触式IC卡不适用或者无法使用的场所,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公交、收费、门禁系统、考勤系统等领域。 目前非接触式IC卡有很多不同的标准,如IS014443A和IS014443B等,符合不同标准的卡片在不同的领域内相互渗透和竞争。卡片类型的多样性决定了读卡器的多样性,而市场的多样性则决定了即使是同类型的应用,也可能使用不同类型的

文档评论(0)

南非的朋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