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自我监测要点.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血脂的控制目标见表格所示。 糖尿病患者每年至少查一次血脂,用调脂药物治疗的患者,需要增加检测次数,妊娠期间每三个月查一次。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和治疗费用最高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糖尿病患者下肢截肢的相对危险性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升高40倍。预防和治疗足溃疡可以明显降低截肢率。 * 糖尿病足治疗比较困难,但预防则十分有效,应加强足部检查,有足病及危险因素者,应每天检查足部,特别是足趾间,包括足有否畸形、胼胝、溃疡、皮肤颜色变化;足背动脉和胫后动脉搏动、皮肤温度以及有否感觉异常等。 普通患者应每三个月到医院进行足及相关检查。 等 * 糖尿病肾病也是威胁患者健康的一个重要的并发症,同时微量白蛋白尿也是心血管疾病及肾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 糖尿病患者肾功能的控制目标为:见片子 糖尿病患者应该注意肾功能的检查,以便及早发现肾功能异常: 每次随诊时查尿常规; 每年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及血 清肌酐浓度; 妊娠期间每三个月检查一次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导致糖尿病患者失明的主要原因 糖尿病患病后5~9年,约10%发生视网膜病变;患病15年后,约50%发生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患者应每年进行一次眼底检查,妊娠期间每三个月查一次眼底。 心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健康威胁,一旦出现胸闷、胸痛、心前区压榨性疼痛或沉重感,则要警惕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很多患者没有典型的胸痛症状。 * 糖尿病患者应至少每年评估心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评估内容包括:当前或以前心血管病病史;年龄;有无腹型肥胖;吸烟; 血脂异常;家族史;尿白蛋白排泄率;房颤;静息时心电图情况 您是不是有以下常见的血糖监测误区? 1、只监测空腹血糖,不监测餐后血糖:大多数患者都忽视了餐后血糖的测定。其实,餐后血糖与空腹血糖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以往化验血糖多要求空腹,近年的研究证实,在糖尿病早期,往往餐后血糖升高在先,空腹血糖升高在后,查餐后血糖有助于糖尿病的早期诊断;其次,与空腹血糖相比,餐后血糖升高与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更为密切,严格控制餐后高血糖,有助于防治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因此,对糖尿病患者来讲,不仅要查空腹血糖,还要查餐后血糖。 2、只监测血糖而不监测糖化血红蛋白:血糖反映的是“瞬间血糖”,是该测试时间的“点”血糖,HbA1C是反映2 ~3个月的平均血糖,反映的是“面”血糖,HbA1C可以反映血糖水平的“金指标”,是医生调整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因此糖尿病患者既要监测血糖又要监测HbA1C 3、只有感觉不舒服时才测血糖:监测血糖应该规律监测,只是凭感觉是不准的,有时血糖已经很高了,但是身体却没有什么不适。 4、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想起来才监测:只有规律监测才能及时发现血糖的异常情况。 * 下面我们对以上所介绍的内容做一下总结: * 下面来介绍一下我们常用的测血糖的步骤: 测试前的准备:首先准备采血工具、血糖仪和试纸,然后清洁采血部位,手臂自然下垂片刻,有助于一次性取足够的血液 测试中尽量一次性吸取足够的血样,不要用力挤采血部位,以免将组织间液挤出,而影响监测结果。注意不要按压或移动试纸和血糖仪。 测试后的要求:注意记录测试结果和时间;注意取下的试纸和针头丢在适当的容器中。 血糖仪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事项 试纸的保存也是有讲究的,要特别注意: 很多病友会出现清晨的空腹高血糖现象,苏木杰现象和黎明现象都会导致清晨的空腹高血糖,而两种现象的治疗方法是截然相反的,所以一定要鉴别清楚。 “苏木杰现象”的实质是一种反应性高血糖现象,是由于夜间发生的低血糖诱使升糖激素分泌导致的清晨高血糖。应减少睡前胰岛素的用量。 “黎明现象”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不足以抵抗晨起不断升高升糖激素水平,从而导致的黎明时血糖逐渐升高。应加大睡前胰岛素的用量。 鉴别方法: 监测凌晨2~3点的血糖,若发生低血糖则次日清晨的高血糖为“苏木杰现象”,否则为“黎明现象”。 * 测血压时也有要特别注意的事项: * 学会了监测的小常识,掌握了监测的技巧,运用到各项监测中,保证监测的准备性。实现全方位科学的监测,全方位的监测是健康的保障。 * 40倍 预防和治疗足溃疡可以明显地降低截肢率 糖尿病患者下肢 截肢的相对危险性 非糖尿病患者 有足病及危险因素者:应每天检查足部 普通患者:每三个月到医院进行足及相关检查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 检查频率: 加强足部的检查 糖尿病足治疗困难,但预防则十分有效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 危险因素 微量 白蛋白尿 心血管疾病 肾功能衰竭 控制目标: 尿白蛋白/肌酐比值 男性 <2.5mg/mmol(22mg/g) 女性 <3.5mg/mmol(31mg/g) 尿白蛋白排泄率 <20μg/min

文档评论(0)

四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