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防水工程施工规范讲义及通病防治 中建三局一公司西部公司 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防水工程相对于其他分项工程来说,处于非常关键的位置,这是因为: 1、防水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这栋房屋建筑的使用功能,防水工程发生质量问题,直接影响到房屋的使用,也将对施工单位造成被动,影响很大; 2、防水工程一旦发生质量问题,维修起来是极其复杂和困难的,成本也相对也较高; 3、从近几年我公司完成的房屋工程维保服务来看,防水工程的维修所占比例很大,业主的投诉相对较多。 那么,今天我们一起就如何做好防水防水工程质量进行学习。 今天的我们从两个方面进行学习,一是加强防水工程施工规范的学习,如何正确的理解;二是总结近些年出现的工程渗漏教训,分析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在过程中进行防治。 一、防水工程施工规范的学习和理解 今天主要讲一下《屋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50207-2002, 二、防水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 1、屋面工程防水质量通病的防治 通过以往的实践,我们可以看到,屋面工程越简单,发生渗漏的几率越少,屋面工程越复杂。发生渗漏的几率相对要大。屋面防水工程施工时不宜进行工序搭接,一个完整的屋面不要进行分区、分段施工,逐道工序进行施工时,前道工序未完,后面工序不能上,其他不相干的工种严禁进入作业面 。以上是防水工程施工的基本思路。下面我们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防水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一是施工质量控制;二是屋面工程设计优化。 (1)防水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屋面渗漏发生的原因经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a、结构层出现问题,因温度变化结构层混凝土发生涨缝,预留洞、预埋管缝隙,引起屋面渗漏 b、材料出现了问题,屋面防水材料种类繁多,生产产家规模不等,沥青质量变化差异较大,小作坊土做法,高蜡沥青生产的油毡或卷材,对温度十分敏感,高温易流淌,低温易脆裂,必然降低防水层的质量,严重影响屋面防水的功能和寿命; 防怡措施:属面王程所采用的防水材 料应有材料质量证明文件,井经指定的质量检测部门认证,确保其质量符合材料标准和设计要求 。 材料进场后 ,应按规定取样复试,不合格的材料严禁在工程中使用 。 c、排水坡度不足,很多屋面未设置天沟,造成屋面坡度及坡向不准,排水不畅,延长了雨水在屋面上的滞留时间,加速了防水层的老化,缩短了寿命,降低了防水层的功能; 防治措施:屋面尽量在结构施工时留设天沟并采用结构找坡,平坡屋面的排水坡度应按设计不小于 3% ,少雨地区不小子 2% 。天沟、檐沟 纵向坡度不小于 1% 。确保屋面排水畅通,不积水。 d、找平层未按规范留设分仓缝,引起找平层收缩开裂,导致拉裂防水层,造成渗漏; 防治措施:屋面平面图上画出分仓的位置,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找平层分仓缝的间距不大于6m,且应设置在易开裂处,分仓缝最好采用预留,不宜采用机械切缝,缝宽应为20mm~30mm,选择中档以上密封材料进行嵌缝,施工时应注意找平层的赶平压光,加强养护,嵌缝密封材料应挤压密实。 e、涂膜防水层厚度不足,致使防水功能失效,寿命缩短; 防治措施: f、屋面转角施工不当,如屋面水平阳角,竖向阴角和基层普遍未按规范要求做成圆弧倒角,造成防水卷材折角或防水涂料刷不均或漏涂,易破损,造成渗漏; g、防水施工前,屋面基层清理不到位,突出屋面的钢筋头、铁丝等未清理干净,预埋管线未预埋到位,预留孔洞等未封堵完成或未按规范进行封堵; (2)屋面工程设计优化 a、屋面防水构造的优化 目前,屋面构造基本是采用倒置式屋面,构造基本如下 以上为随机摘录的一份屋面构造设计文件,从上面的构造图可以看出可能存在以下问题: 屋面采用了结构找坡,防水层施工前就没有重新设计找坡层,但是往往结构找坡坡度和坡向很难控制,结构设计人员和排水设计人员很可能不能协调一致,造成结构找坡坡向与雨水口位置不协调。这就造成防水层上流水不畅,容易积水; 刚性防水层细石混凝土强度等级C15,根据《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6.1.2要刚性防水层细石混凝土等级不得低于C20,设计文件与质量验收规范不符; 设计采用的聚苯板保温层,孔隙率大,在施工刚性防水层细石混凝土的过程中大量水进入保温层,再加上防水层上坡度和坡向的原因,会在保温层内产生大量积水; 针对以上问题,我提出相应的设计优化方案,以便参考: 对于公共建筑(顶层有吊顶),在屋面结构找坡的基础上增加屋面天沟,将雨水口设计在天沟内;对于住宅建筑,在屋面 建筑找坡的基础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