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独家调查:全国麦冬主产区超150倍滥用植物激素.doc
独家调查:全国麦冬主产区超150倍滥用植物激素
2015-01-06 15:27:08 ????来源:媒体观察
▲ 四川省三台县是全国麦冬主产区,种植麦冬的农户为了提高产量滥用植物激素。打过药的麦冬田如同下了雪,未打药的麦冬一片绿油油,两者对比强烈。
▲ 麦冬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除了入药、提取制成中药注射液,还有不少人拿来日常泡茶喝。
文/记者 洪广玉
视频:实拍四川三台县农民超量喷洒多效唑
麦冬是大家耳熟的一种中药,它被认为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的功效,除了入药、提取制成中药注射液, 还有不少人来日常泡茶喝。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是全国麦冬的主产区,这里的麦冬种植面积达2万亩,年产干麦冬7000多吨,产量占到全国60%,其产品“涪 城麦冬”被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但很少有人知道,三台麦冬如此高产,得益于其在种植期间大量喷洒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效唑。
2014年10月,记者两次奔赴三台县麦冬种植区,目睹了农民超大剂量使用多效唑的场景,其“壮观”程度令人震惊。
三台县麦冬打植物激素触目惊心
? “我买4件,两件环光,一件矮脚虎,一件军农。”进店的农民对店主说。
10月9日上午,在四川省三台县花园镇上的一家农药经销店里,记者看到堆着十多排高高的箱子,农民进店询价、搬箱、付款运走,看起来就像购买一箱箱的果汁那样自然。
实际上,他们购买的是农药“多效唑”,这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麦冬上使用可以抑制麦冬叶片的生长,促进地下果实生长。
农民所称的“一件”即一箱,一箱有10包,每包为1公斤,不同品牌的多效唑,每箱售价为210-250元不等。记者询问后得知,这位购买了4件的农民共种了2亩多麦冬,“今年种少了。”在经历了去年的跌价后,今年麦冬收购价看涨。
?▲ 经销店里堆着各种品牌的多效唑。
随后,又有一位骑着三轮车的农民来到店里,因为是帮几个亲戚代买,他一口气购买了不同品牌的共11件多效唑。很多农民会将不同品牌的多效唑对比或掺着使用。
“早上到现在,卖了6000多块钱了,有30多件了吧。”店主告诉记者,而这时是上午10点。实际上,多效唑半个月前就开卖了,销售高峰期已经过去。“上次进了几吨,很快就卖完了。”
对于这桩生意,店主非常满意,“销量很稳,每家每户都要打药,他家要是没打,就只能收200斤(编者注:指干货),别人打了就多收一倍,对比很明显的。”店主说。
“这个必须买!没钱,借钱都要买!我们也可以赊账的。”坐在门口计账收钱的老爷子补充强调。
记者还走访了镇上其它几家农药经销店,看到店里均堆着一排排不同品牌的多效唑,不管是店里还是农民,对于成箱购买多效唑早已视为平常。
喷洒多效唑的农田如下雪
实际上,三台县麦冬种植中使用多效唑历史悠久。一位知情者称,十多年前,农技站一位技术人员偶然发现使用多效唑可以让麦冬增产,此后“一发不可收拾”,该做法迅速推广,而多效唑的使用量也是逐年增长,从最初的每亩一两公斤,演变到如今的每亩10到15公斤。
? 10月中旬,田里的麦冬已长到约10公分高,麦冬地下部分开始结果,这10多天被当地农民认为是最适合打药的时节。10月19日,记者沿着花园镇去绵 阳市的公路一带,走访调查了永明镇、花园镇和老马乡,这三个乡镇是三台县麦冬的主要产区,总种植面积占到全县三分之一左右。所到之处,见到不少农民正在打 药,打过药的麦冬田在阳光照射下一片白茫茫,如同下了雪。而未打药的麦冬一片绿油油,两者对比极为强烈。
? 在永明镇光明二村,一位农妇背着喷雾器正在田里打药,在换药的间隙,她告诉记者,她共有3亩地,共买了6件,每亩地打了2件。
?▲ 打药时节,田埂上放着整箱多效唑。
▲农民正在喷洒多效唑
? 每种品牌多效唑产品包装上,使用方法一般都注明“稀释500-700倍液”(使用对象为水稻秧田或油菜),但这些提示对农民无效,农民在给麦冬打药时浓度都非常高。
? 在永明四村,一位50多岁的农民也正在打药,田埂上同样放着两箱多效唑。他告诉记者,“打少了不行,压不住苗,长势很猛,下面的根不长,我们要让它往下面长。”
当记者问,打这么多药是否划算时,他告诉记者:“要不了多少钱,打一亩400多块,一亩毛收入有2万多。”
当地一位李姓的经销商告诉记者,三台县农民使用多效唑极为普遍,很少有农户不使用多效唑的。根据他的估算,大概有80%以上的农户每亩会打10公斤左右,还有一些农户会打10-15公斤,极少数农户会打15公斤以上。
实际上,没有人知道使用这么多多效唑是否真的有意义,因为相比于其收入,农民不会去尝试减量,这是一种“冒险”。
使用多效唑的好处太明显,据农户反映,每亩麦冬可以因此增产一倍左右,即多增收200公斤干果,以每公斤50元计算,毛利可增收约1万元,除去肥料、 各种农药、人工成本等,每亩仍可至少增收5000元以上。不打药的麦冬虽然收购价要高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