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如何规范答题(例) 早?梅 张?渭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 事物形象题型答题思路答题步骤 步骤(1):指出形象(物象)并概括物象的基本特征; 步骤(2):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形象(结合表现手法); 步骤(3)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野菊 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况随流俗作重阳。 正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1)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2) 请自选角度赏析颈联。(3分) (3) 尾联化用了陶渊明那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3分) 答案: (1)①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②不因无人欣赏而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③诗人托物言志,借写野菊表明自己孤芳自赏,不愿供他人观赏,不为他人作嫁衣裳的清高的志趣。 (2)a.从色彩方面赏析,“半山碧”与“一枝黄”色彩互相映衬,半山碧绿更衬托出一枝野菊的清幽高雅。 b.画面优美,寄意幽远。 (3)采菊东篱下。 率性自然,超凡脱俗 (2013广州一模) 阅读下面的元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 莲 刘因 瘦影亭亭不自容,淡香杳杳欲谁通? 不堪翠减红销际,更在江清月冷中。 拟欲青房①全晚节,岂知白露已秋风。 盛衰老眠依然在,莫放扁舟酒易空。 【注】①青房:莲蓬。 (1)首联和颔联写了秋莲哪些特征?请用自己的话作答。(3分) (2)请简要分析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2013广州一模) 阅读下面的元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 莲 刘因 瘦影亭亭不自容,淡香杳杳欲谁通? 不堪翠减红销际,更在江清月冷中。 拟欲青房①全晚节,岂知白露已秋风。 盛衰老眼依然在,莫放扁舟酒易空。 【注】①青房:莲蓬。 (2)请简要分析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1)形象:嫩竹新出,竹影阴凉,雨洗竹净,风送竹香。 首联描写了新发之竹,着力写竹子的嫩和新;颔联描写竹的颜色绿得逼人眼,翠竹的影子投映在书上,使人感到光线暗了下来。晃动的竹影移过酒器,显得更加清凉 ;颈联在写细细的春雨把竹洗得一尘不染,微微的春风送来缕缕竹的清香。 (2)翠竹的影子投映在书上,使人感到光线暗了下来。 “侵”渐进的意思,化静为动,写出了竹影移动扩大的渐进过程。“晚”字则写出了竹影给人带来的时间错觉。衬托竹阴的凉爽怡人 (3)答案符合诗意,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一:要尊重天性,顺应自然。 示例二:要呵护人才,不要摧残人才。 示例三:期待得到提携,使自己有所作为。 小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注:杜荀鹤出身寒微,虽然年青时就才华毕露,但由于“帝里无相识”,以至屡试不中,报国无门,一生潦倒。) 分析诗中小松形象,说说它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志? 二、如何鉴赏事物类形象(咏物诗)? 1、提问方式 ①某联描写了某物的什么形象?有何作用? ②某物象有什么特征? ③某物象象征什么? ④某物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或何种情怀)? ⑤简析某句中的物象。 2、分析思路: A、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明确物象的特征。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如:耐寒、清高)即可。 B、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抓物与志的“契合点”(物与人一体)。 C 、 分析诗人写这一“物”的原因 (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D、体会诗人手法的高妙。 (1) 从整体构思看,托物言志,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 (2)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除了正面描写之外,还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 例1:(2013深圳一模) 马 诗 [唐]李贺① 此马非凡马,房星②是本星。 向前敲瘦骨, 犹自带铜声。 【注】①李贺,祖先为唐皇室后裔,后家道衰落。因避家讳,不得应进士科考。②房星:天马之星,是天上的星宿。 (1)请你用三个词语概括诗中马的形象特征。 马 诗 [唐]李贺① 此马非凡马,房星②是本星。 向前敲瘦骨, 犹自带铜声。 【注】①李贺,祖先为唐皇室后裔,后家道衰落。因避家讳,不得应进士科考。②房星:天马之星,是天上的星宿。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 (2)①托物言志。(2分)借素质一流却境遇不好的“马”的形象来抒发自己才华超群却不被重用的怨愤之情。(2分)(“托物言志”答成“婉曲”“象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