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工程的应用自制解读.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生物的组织、细胞或血液中提取。 思考2:传统生产方法的缺点: 由于受原料来源的限制,价格十分昂贵。 三、基因工程药物异军突起 思考1:在传统的药品生产中,某些药品如胰岛素、干扰素等直接从生物体的哪些结构中提取? 思考3:可利用什么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制造转基因的工程菌,可高效率地生产出各种高质量、低成本的药品。 工程菌:用基因工程方法,使外源基因得到高效率表达的菌类细胞株系。 思考4:什么是工程菌? ●一般临床上使用的胰岛素主要从猪、牛等家畜的胰腺中提取,每100kg胰腺只能提取4~5g胰岛素。 实例1、基因工程药物 —— 胰岛素 传统生产方法的缺点 产量低,价格昂贵,远不能满足社会需要。 可利用什么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制造“工程菌”,可高效率地生产出各种高质量、低成本的药品。 基因工程药物的实例: ● 1979年,科学家将动物体内的胰岛素基因与大肠杆菌DNA分子重组,并在大肠杆菌内实现了表达。 ● 1982年,美国一家基因公司用基因工程方法生产的胰岛素投入市场,售价降低了30%~50%。 胰岛素是第一个基因工程药物。 ●干扰素是病毒侵入细胞后,细胞产生的一种糖蛋白。几乎能抵抗所有病毒引起的感染,是一种抗病毒的特效药。此外对治疗某些癌症和白血病也有一定疗效。 ●传统的干扰素生产方法是从人血液中的白细胞内提取,每300L血液只能提取出1mg干扰素。 ● 1980~1982年,科学家用基因工程方法在大肠杆菌及酵母菌细胞内获得了干扰素,是传统的生产量的12万倍。1987年上述干扰素大量投放市场。 实例2、基因工程药物 —— 干扰素 ● 治疗侏儒症的唯一方法,是注射生长激素。而生长激素的获得很困难。以前,要获得生长激素需解剖尸体,从大脑的底部摘取垂体,并从中提取生长激素。 ●现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大肠杆菌中,使其生产生长激素。 ●人们从 450 L大肠杆菌培养液中提取的生长激素,相当于6万具尸体的全部产量。 实例3.基因工程药物 —— 生长激素 ●目前我国生产的基因工程药物有白细胞介素-2、干扰素、乙肝疫苗等。 利用微生物生产药物的优越性何在? 利用微生物生产蛋白质类药物,是指将人们需要的某种蛋白质的编码基因,构建成表达载体后导入微生物,然后利用微生物发酵来生产蛋白质类药物。有以下优越性: (1)利用活细胞作为表达系统,表达效率高,无需大型装置和大面积厂房就可以生产出大量药品。(2)可以解决传统制药中原料来源的不足。利用基因工程菌发酵生产就不需要从动物或人体上获取原料。(3)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 基因工程药物发酵设备 四、基因治疗曙光初照 (一)基因诊断: 1、概念: 也称为DNA诊断或基因探针技术,即在DNA水平分析检测某一基因,从而对特定的疾病进行诊断。 2、探针制备: 基因探针就是放射性同位素(如32P)、荧光分子等标记一段与目的基因互补的特异核苷酸序列。它包括整个基因,或基因的一部分。 3、原 理: 利用DNA分子杂交原理; 放射性同位素等标记的目的基因 ⑴β—珠蛋白的基因探针→镰刀状细胞贫血症 ⑵苯丙氨酸羧化酶基因探针 → 苯丙酮尿症 ⑶白血病患者细胞中分离出的癌基因制备的基因探针 → 白血病 4、基因诊断的实例: 5、基因芯片 P24 基因芯片诊断技术以其快速、高效、敏感、经济、平行化、自动化等特点,将成为一项现代化诊断新技术。 五、基因芯片 从正常人的基因组中分离出DNA与DNA芯片杂交就可以得出标准图谱;从病人的基因组中分离出DNA与DNA芯片杂交就可以得出病变图谱。 通过比较、分析这两种图谱,就可以得出病变的DNA信息。 基因芯片诊断技术以其快速、高效、敏感、经济、平行化、自动化等特点,将成为一项现代化诊断新技术。 1、基因治疗概念: 把正常基因导入病人体内,使该基因的表达产物发挥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是治疗遗传病的最有效的手段。 (把特定的外源基因导入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实例: 将腺苷酸脱氨酶基因转入取自患者的淋巴细胞中,再将这种淋巴细胞转入患者体内。 (1)对严重复合型免疫缺陷症的治疗 四、基因治疗曙光初照 (二)基因治疗: 1990年9月14日,安德森对一例患ADA(腺苷酸脱氨酶)缺乏症的4岁女孩进行基因治疗。这个4岁女孩由于遗传基因有缺陷,自身不能生产ADA,先天性免疫功能不全,只能生活在无菌的隔离帐里。他们将这个女孩的白血球进行基因改造,使有缺陷的基因被健康的基因替代,然后把含正常白血球的溶液输入她左臂的一条静脉血管中。在以后的10个月内她又接受了7次这样的治疗,同时也接受酶治疗。后来,她的免疫

文档评论(0)

光光文挡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