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及应用要点.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核磁共振技术及其应用 核磁共振的方法与技术作为分析物质的手段 ,由于其可深入物质内部而不破坏样品 ,并具有迅速、准确、分辨率高等优点而得以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已经从物理学渗透到化学、生物、地质、医疗以及材料等学科 ,在科研和生产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 核磁共振是1946年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布洛赫(F.Block)和哈佛大学珀赛尔(E.M.Purcell)各自独立发现的,两人因此获得195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50多年来,核磁共振已形成为一门有完整理论的新学科。 12位因对核磁共振的杰出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奖科学家 1944年 I.Rabi 1952年 F.Block 1952年 E.M.Purcell 1955年 W.E.Lamb 1955年 P.Kusch 1964年 C.H.Townes 1966年 A.Kastler 1977年 J.H.Van Vleck 1981年 N.Bloembergen 1983年 H.Taube 1989年 N.F.Ramsey 1991年 R.R.Ernst 核磁共振基本原理 核磁共振应用 一些实际的应用 分子结构的测定 化学位移各向异性的研究 金属离子同位素的应用 动力学核磁研究 质子密度成像 T1T2成像 化学位移成像 其它核的成像 指定部位的高分辨成像 元素的定量分析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解析 表面化学 有机化合物中异构体的区分和确定 大分子化学结构的分析 生物膜和脂质的多形性研究 脂质双分子层的脂质分子动态结构 生物膜蛋白质——脂质的互相作用 压力作用下血红蛋白质结构的变化 生物体中水的研究 生命组织研究中的应用 生物化学中的应用 在表面活性剂方面的研究 原油的定性鉴定和结构分析 沥青化学结构分析 涂料分析 农药鉴定 食品分析 药品鉴定 Thank You! * * 2011.04.07 姜伟奇 学院:化工学院 学号1924年泡利提出核自旋的假设--实验证实。 1932年,发现中子后,认识到:核自旋是质子自旋与中子自旋之和。 核磁矩:质子数和中子数两者或其一为奇数时,核才有非零的核磁矩——产生核磁共振. 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 是指自旋磁矩不为零的原子核,在外磁场中,其核能级将发生分裂。若再有一定频率的电磁波作用于它,分裂后的核能级之间将发生共振跃迁的现象。 概 述 核磁共振技术及其应用 核磁共振技术及其应用 核磁共振技术及其应用 原子核 带正电荷的粒子 当它的质量数和原子序数有一个是奇数时,它就和电子一样有自旋运动,产生磁矩 11H, 136C,199F 和 3115P 有自旋现象,126C 和 168O 没有自旋现象 核磁共振技术及其应用 (非自旋的球体) 磁矩 ?,具有方向性,是一个矢量 ?= ? h I / 2? ? 旋磁比 I 自旋量子数 h Plank常数 核磁共振技术及其应用 1H 自旋量子数( I ) 1/2 没有外磁场时,其自旋磁矩取向是混乱的 在外磁场B0中,它的取向分为两种(2I+1=2) 一种和磁场方向相反,能量较高(E=?B0) 一种和磁场方向平行,能量较低( E= ??B0) I=1/2的原子核在外磁场B0中塞曼分裂图: 半数以上的原子核自旋不为0,旋转时产生一小磁场。当加一外磁场,这些原子核的能级将分裂,即塞曼效应。 核磁共振技术及其应用 两种取向的能量差?E可表示为: 核磁共振技术及其应用 为了让原子核自旋的进动发生能级跃迁,需要为原子核提供跃迁所需要的能量,这一能量通常是通过外加射频场来提供的。根据物理学原理当外加射频场的频率与原子核自旋进动的频率相同的时候h?=?E ,射频场的能量才能够有效地被原子核吸收,为能级跃迁提供助力

文档评论(0)

三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