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228-传感器绪论教案解析.ppt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绪 论 传感器应用领域广泛! ★ 传感器是获取信息的工具,它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一般为电信号); ★ 传感器技术是关于传感器设计、制造及应用的综合技术; ★ 传感器是现代自动检测、控制系统的重要环节; ★ 传感器技术是信息技术的三大支柱之一,是 “源头”。 传感技术国家联合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由南北两个基地及四个专业点组成,管理办公室设在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微米/纳米加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是北京大学微电子学研究院所属的实验室。 0.1.2 传感器 ★ 定义: 是指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一般为电信号)的器件或装置。 ★ 组成:敏感元件、转换元件 ★ 传感器分类: 传感器的分类: ※ 按输入信号分类: 位移、速度、加速度、力/压力、温度、湿度、磁传感器等 0.1.3 传感器技术 ★ 传感器技术: 是关于传感器的研究、设计、试制、生产、检测和应用的综合技术。 ★ 传感器技术的特点: 内容的离散性:基于物理、化学、生物效应,内容多且彼此独立; 知识的密集性和学科边缘性:“十年磨一剑” 技术(工艺)的复杂性 品种的多样性与用途的广泛性 发现新现象; 开发新材料; 采用微细加工技术; 谢 谢! ※ 按工作原理分类: 电阻、电容、压电式、涡流式传感器等 ※ 按应用范围分类: 工业、农业、民用、军用、医用、科研用、家用传感器等 0.1.4 传感器与传感器技术的发展趋势 ★ 开展基础研究,探索新理论,发现新现象,开发传感器的新材料和新工艺。 ★ 实现传感器的集成化、多功能化和智能化。 智能传感器; 多功能传感器 * * LOGO * P o w e r B a r 中国专业PPT设计交流论坛 * LOGO * P o w e r B a r 中国专业PPT设计交流论坛 * LOGO * P o w e r B a r 中国专业PPT设计交流论坛 * LOGO * P o w e r B a r 中国专业PPT设计交流论坛 * * * LOGO * P o w e r B a r 中国专业PPT设计交流论坛 * LOGO * P o w e r B a r 中国专业PPT设计交流论坛 * LOGO * P o w e r B a r 中国专业PPT设计交流论坛 课程:传感器原理 教材:《传感器与传感器技术》 何道清主编 科学出版社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何道清:西南石油大学教授 国家级优秀教师 48学时:讲授+专题+实验(6学时) 专题(每组2人,10~15分钟,PPT) 课程之间交叉内容:提问+提炼重点 考试成绩:期末考试85+平时成绩15 专业课程的学习方式 “体验式学习方式”,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提升独立面对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亲力亲为的努力会受益很大。 原理 结构 特性 应用 传感器 传感器是人类五官功能的延伸! 感官 眼 耳 鼻 视觉(轨道图像检测) 听觉(潜艇声呐技术) 嗅觉(气体识别) 皮肤 触觉(机械手) 舌 味觉(电化学传感) 更大范围、更高精度! 更广泛的测量环境! 实现 绪 论 自动测控系统简图 0.1.1 传感器的地位和作用 门捷列夫说:“没有测量就没有科学”。 信息技术 传感与控制技术 通信技术 计算机技术 ★ 国内外都将传感器列为高技术,重点发展。 国外技术领先:美、日、德、俄等; 美国PE ( Perkinelmer )、美国赛维飞世尔科技(前身美国热电)、美国安捷伦(Agilent)、日本岛津、美国布鲁克公司等主导国际市场。 国外垄断、封闭; 国内的曲折认识; 仪表仪器行业、京仪集团、川仪集团 传感技术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基于生物敏感膜的便携式传感器” 2013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蔡新霞等 “耐高温压力传感器” 2006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西安交通大学 蒋庄德副校长(13年院士)、赵玉龙教授等 “高性能谐振式传感器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2013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中航工业太航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完成 樊尚春、郑德志、秦杰等 南方 基地:中科院上海微系统

文档评论(0)

南非的朋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