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解說的意義
課程:導覽解說技巧 交通部觀光局大鵬灣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許主龍技正 97.11.07 解說的意義 解說是一種教育性活動。 是一種溝通人與其環境之間概念的過程或活動,用以啟發人對環境之知識與瞭解,以及其於環境中所扮演之角色。 環境解說 是一種溝通環境知識之意識交流、手段與設施之綜合體,目的在引起環境問題之思量、討論及產生環境改革行動。(William E. Brown, Islands of Hope) 解說的功能 一.對遊客的影響 (一)充實體驗 (二)對環境利用,有明智選擇 (三)尊敬自然 (四)增廣見聞 二.對環境的影響 (一)減少環境破壞 (二)轉移環境承載力 (三)喚醒民眾對自然的關心 (四)積極採取行動保護環境 三.對經營者或當地的影響 (一)改善公共形象 (二)喚起民眾以自然或文化遺產引以為 榮的自尊與感受 (三)提升當地知名度及增加經濟效益 解說目標與對象 一、解說目標 (一)就遊客層面而言 1.幫助脫離緊張與壓迫的工作環境 2.產生敏銳的體驗,獲得豐富與愉悅的體會與領悟 (二)就資源層面而言 1.減少遊客不當行為所造成環境的破壞或對資源的衝擊 2.產生重視資源的想法,使資源獲得保育與注意 (三)就環境經營層面而言 1.使大眾對遊憩資源管理機構更加瞭解有利公共形象的提升 2.使當地居民進一步瞭解所居住的環境激發關懷所生存的空間 二、解說對象:遊客 ◎年齡 ◎性別 ◎職業 ◎文化背景 解說準則 一.面對不同的遊客提供不同的解說題材與方式 二.遊客期盼的是輕鬆的、歡樂的氣氛 三.解說資料要有內容能滿足遊客的需求 四.解說資料應該容易讓遊客接受與瞭解 五.解說的效益需要不斷的評估 解說人員的特質 一.熱忱與愛心 二.自信心 三.豐富的解說知識 四.豐富的人文素養 五.善解人意 六.愉悅的外表和風采 解說原則與技巧 一.解說原則 (一)第一手的經驗 (二)引領遊客親身體驗 (三)將歷史帶入實際的生活 (四)將解說與遊客體驗相結合 (五)關心遊客的需求 (六)將片段資訊組合成解說內容 (七)解說需要知識及研究作後盾 (八)視對象的不同改變解說方法 二.解說技巧 (一)濃縮法 (二)對比法 (三)演算法 (四)量換法 (五)引喻法 解說設施介紹 一.解說出版品 (一)錄影帶、光碟片 (二)錄音帶及CD (三)摺頁 (四)手冊 (五)解說叢書 (六)幻燈片、照片 (七)明信片、信封、信紙 (八)紀念戳章 二.解說標誌牌 三.視聽器材 (一)幻燈機 (二)投影機 (三)電影放映機 (四)電視 (五)電腦 (六)放音器材 (七)聲音劇場 四.視聽多媒體 戶外解說 意涵: ★一種學習的方法 ★著重於經驗的傳承 ★強調戶外進行 ★必須用到所有的感官知覺 ★領域包括知識、技巧及態度 ★著重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生態、人與地求環境關係建立 計畫步驟: 一、訂定活動目標 二、去那裡 三、探查路線 四、控制人數 五、攜帶物品 六、行前教育 七、開使行動 生態旅遊 是一種旅遊的形式,主要建基在一地的自然、歷史,以及土著文化上(含原住民的或該社區的文化)。(王鑫) 是一種負責任的旅行,顧及環境保育,並維護地方住民的福利。(生態旅遊學會The Ecotourism Society) 生態旅遊的優點:(Valentine,1993) 最小的環境衝擊;不破壞、不損害並維護永續發展的生態系。 以最小的衝擊與最大的尊重態度對待當地文化。 以最大的經濟利潤回饋當地。 給予遊客最大的遊憩滿意度。 建基在相對未受干擾的自然區域。 自身成為對自然區域利用、保護、管理得貢獻者。 以建立一套適宜的經營管理制度為目標。 環境教育與解說 定義:是以達到改善環境為目標的教育過程,它是一個澄清觀念與形式價值的教育過程;是為了便於發展人們在瞭解與體認人與其文化及生物、物理環境間相互關係時所必須的技能與態度。(國際自然資源暨自然保育聯盟IUCN) 內涵: 一認知領域:以環境科學為範籌;生態學、空氣污染、自然平衡、森林和木材保育、人力資源保育、噪音污染、土地資源保育、城市問題、合理運用礦產、水資源保育和野生動物保育。 二情意領域:發展環境態度的價值觀念;以美的欣賞、喜好自然的興趣、面對環境的態度、培養環境價值觀、形成環境倫理、產生改善環境的信念。 三技能領域:基本技能與統整技能;前者為觀察、測量、分類、溝通、推理、預測;後者為解釋資料、控制變因、操作或定義、建立模型、形成假說。 目的: 覺醒(awareness) 知識(knowlege) 態度(attitude) 技能(skill) 評鑑(evaluation ability) 參與(oarticipation) 解說規劃 意義: 一、協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