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踏莎行》欧阳修.ppt
欧阳修 学习目标 1.把握诗词中常用的意象,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2.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体会本词虚实相交从不同角度描写的方法。 3.领悟本词中行人思乡思人的真挚的情感以及婉约真切的风格。 作者介绍 欧阳修出生于四川绵州(今四川绵阳涪城区内),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字永叔,谥号文忠,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与(唐朝)韩愈、柳宗元、(宋朝)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有《欧阳文忠公集》。 何为“六一”居士? 藏书一万卷,藏金石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吾老于其间,是为六一。(《三朝言行录》) 名家评论 冯延巳词,晏同叔得其俊,欧阳永叔得其深——刘熙载《艺概》卷四 与元献(晏殊)同出南唐,而深致则过之。疏隽开子瞻,深婉开少游——冯煦《嵩庵论词》 天下翕然而师尊之——苏轼《居士集序》 踏莎行 欧阳修 侯馆梅残,溪桥柳细,草熏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熏风暖摇征辔。 残梅 暗用《荆州记》的典故:陆凯与范晔相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诣长安与晔,因赠与诗。 折梅逢驿使,寄予陇头人。 而眼前梅已残,无法寄赠家人。 细柳 有关“柳”的诗句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采薇》 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草熏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以乐景写哀情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 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本篇结句“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春山已经是居者视力所能达到的极致,而行人却更在春山之外,这又形成更进一层的写法。心中希望达到某种境界,笔下又极尽可能地夸大客观情况的非人力所及,使人更加深切地感到希望破灭的愁苦。同时,居者的失望,又从另一个侧面更进一步表现了行人离愁的无穷无尽。 小结 此词由陌上游子而及楼头思妇,由实景而及想象,上下片层层递进,以发散式结构将离愁别恨表达得荡气回肠、意味深长。这种透过一层从对面写来的手法,带来了强烈的美感效果。 比较阅读 再 见 * * 洋溢着春天气息的溪山行旅图: 旅舍旁的梅花已经开过了,只剩下几朵残英,溪桥边的柳树刚抽出细嫩的枝叶。暖风吹送着春草的芳香,远行的人就在这美好的环境中摇动马缰,赶马行路。梅残、柳细、草薰、风暖,暗示时令正当初春。这正是最易使人动情的季节。从“摇征辔”的“摇”字中可以想象行人骑着马儿顾盼徐行的情景。以上三句的每一个静态或动态的景象,廖廖数语,便写出了时间、地点、景物、气候、事件和人物的举动、神情。 写柳,又易与古人折柳赠别之举相联系,暗寓离别之意。柳也关合别意。北朝乐府有《折杨柳枝》,或说“柳”与“留”谐音,有表示留念之意。到了唐代,霸桥折柳赠别更成为一种风俗。传为李白所作的《忆秦娥》词“年年柳色,霸陵伤别”,即指其事。这里所写行人看到溪桥细柳,自然会回想起临别折柳之类的事,这就不能不更增添一段离愁了。 自从《楚辞·招隐》“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将春草与离思联系起来以后,诗人便多以春草表现离情别绪。江淹《别赋》“闺中风暖,陌上草薰”,芳草便牵动着离愁别恨。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又是一例。 这明媚的春景并没有给旅人增添一点快乐,相反,他离家越来越远,就越来越感到那一片离愁的沉重,似乎在逐渐的扩散开来,变成了一片无穷无尽、看不到头尾的绵绵不断的春水。抽象的感情,在词人的笔下,变成了具体的形象,使人容易感受,容易亲切。“离愁渐远渐无穷”这七字,构思巧妙,着意在“远”与“无穷”的关系上。离愁可以说轻重,而这里却说它无穷,而且是越远越无穷。这就把旅人在路上走着的感觉,形象而又生动地表现出来了。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以春水喻之)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愁重,舟不可载) 离恨恰似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李煜《清平乐》(以春草喻之) 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陆游《钗头凤》 (将愁绪化为杯中之酒)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比如何不泪垂 ——白居易《长恨歌》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杜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