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危机管理培训(105页)讲解.ppt

  1. 1、本文档共10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后来卫生部应急办的人把钟南山找来,让他来说没事。他们就把钟南山从广东请过来,这个一会儿我还会提到。我现在想说的是前半段,卫生部长高强到了之后,接受媒体的采访,整版整版地说没这回事,可当时老百姓的心里是这样想的:这么大的官都来了,就说明这件事不但有,而且特别严重。 这就是说,到目前为止,大部分公共政策、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是在人民群众对政府信任缺失的情况下来进行的,政府所遭遇的危机已经是价值危机,而不仅是事实危机了。 在遭遇危机的时候,小到一次上访、退伍军人闹事、拆迁钉子户谈判,大到一次大型交通事故、泥石流、旅游景点冲突、集体性上访、自然灾害等,大家注意,怎么灭火、怎样疏散交通、怎样进行医疗急救,这些都是技术层面的问题,这在西方不属于危机管理研究的范畴,本来就是政府公共职能的一部分。 真正的危机管理是如何跟灾难中的各种利益相关者进行对话、沟通。 在危机处理的过程中,做出的决策要么有利于还原事实真相,要么有利于价值层面的重建信任,如果没有这两个“有利于”,决策很可能就是错的。 第二天早晨,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就一路跟上,丰田陷入了一场民意危机。第二天下午,丰田召开了一次临时新闻发布会,他们的新闻发言人对几十个记者说:今天的发布会没有我们的高层出席,因为他们现在走不出来,正在召开紧急会议查证两条不恰当广告发布的原因,目前为止还没结论。 今天请大家来就是想说一句话:如果丰田有责任,那么丰田担当到底;如果丰田没责任,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地理解同情支持丰田。 一个月之后,卫生部发布声明:巨能钙是清白的,双氧水没有超标。中央和地方多家媒体纷纷报道巨能钙是清白的,没有超标。巨能公司高兴了,11月底出事,12月份应对,1月份搞庆功酒会,3、4、5月份巨能钙恢复上架,试图在全国重新销售,但是6、7、8月份巨能钙遭遇全国全面退货,9月份的时候巨能公司倒闭了。 再举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一些跨国公司在中国大陆遭遇危机的时候,分明一件事儿、一个承诺明天就能兑现,但他们往往会把这个结论、承诺切分为若干环节、步骤,每隔一两天、两三天在公共舆论中释放出一个积极的、建设性的信息,为响应中国政府的号召,我们如何了;为满足消费者的要求,我们又如何了,等等。 危机之下,政府、企业所有的作为都有象征意义,勿以善小而不为。既不要被大承诺压垮,也不要被不承诺拖垮。所以,告知中的核心主张是自己掌握话语权,其中两个要点,一是告知真相,二是有效承诺。 1、议题管理 议题管理对国内来说是新概念,但它是美国公务员考试的必考科目。它有一个假设,政府以民意为基,因此政府官员除了专门的业务能力之外,另外一个同等重要的能力是社会表达能力,因此演讲是美国特别重视的一个人的基本素质。 无论舆论怎样复杂多变,它总是由若干特定的议题引起、支配的,因此在危机之下,最关键的任务是像寻找灯塔一样,抓住那些关键议题来进行重点突破。 现在很多政府官员,特别是一些没有受过训练的危机管理者,往往纠缠边缘议题。 比如,出事后,上级工作组到出事地点的第一件事儿往往不是救灾,而是宣布主管行政一把手或者分管领导停职,事故责任人自然要处理,但那应该在危机结束后,根据功过得失、党纪国法对他进行处理。建立问责制度,不是为了出事后把官员、干部处理一下,给媒体和百姓一个交代了事的。 大多数人的期待和欲望是在诉说当中释放掉的,其实倾听就是回到人本身来解决问题,特别是跟具体某一个老百姓沟通的时候,他要求的条件,你不可能全答应,那么你倾听他说话的条件都不能答应吗?倾听就是给百姓面子、尊严的过程。 我的一位朋友跟他父亲说,我办张卡,你也办张卡,以后再给你寄钱的时候就可以从银行直接转过去。可是他一定让我到邮局排队,用最传统的电汇的方式寄钱给他。拿了汇款单之后也不取,拿着汇款单到老邻居、老同事、老朋友那儿一圈一圈地说:烦死了,你看这孩子又寄钱,烦不烦啊。其实很多中国人就靠这点事儿活着。 我们的政府以及一些事业单位在内部文化建设方面有一笔历史欠账,我们主要靠科层制这种垂直的制度文化来进行管理。要搞好政府内部文化建设,规模化、系统化的学习是非常必要的。 我不相信一个团队平时没有繁盛的内部文化、没有清晰的价值观,在危机之下产生能表现出集体勇敢的精神状态来。所以,危机之下要把大家引导到大局利益上来,从根本上讲要加强内部文化建设。 那么怎样迅速把大家引领到大局利益上呢?危机之下,很多领导认为只能让少数人知道,谁管这事儿让谁知道就行了,如果大家都知道了,每个人的思想认识不一样,必然会议论纷纷。 一个单位内部出了一个事儿,领导决定瞒着不相关的人,可是那些不相关的人就不知道单位出事了吗?不是的,几乎单位所有的人都知道出了什么事儿。 既然如此,我们就不要再这样做了,不能把自己的干部变成旁观者,而要引导他们成为应对危机的主人。 危机之下,首先要在

文档评论(0)

风凰传奇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