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作者简介 杜甫,字子美,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故自称少陵野老,后人称他为杜少陵;又因担任过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所以后世称他为杜工部。杜甫的作品显示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他本人则被尊称为诗圣。 韩愈称赞杜甫:“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杜甫自己说:“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安史之乱期间,杜甫辗转流离,最后抵达成都,在亲友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筑草堂栖居。后来出川东下,贫病交加,病逝于湘江的破船上,终年59岁。 《兵车行》的背景 “武皇”,是以汉喻唐,实指唐玄宗。杜甫如此大胆地把矛头直接指向了最高统治者,这是从心底迸发出来的激烈抗议,充分表达了诗人怒不可遏的悲愤之情。 文体简介 行,是乐府歌曲的一种体裁。汉魏以后的乐府诗,题名为“歌”和“行”的很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的区别。后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行”是乐曲?的意思。杜甫的《兵车行》没有沿用古题,而是缘事而发,即事名篇,自创新题,运用乐府民歌的形式,深刻反映了人民的苦难生活。 世上疮痍 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 笔底波澜 1.读书游历时期(712——746) 祖父杜审言,是三朝宰相。杜甫24岁考进士未第。这一时期代表作《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困守长安时期(746——755) 杜甫“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抱负未能实现,却落得个“都市卖药,寄食友朋”。这一时期代表诗作《兵车行》、《丽人行》,对“安史之乱”前的开边政策进行讽刺,反对统治阶级穷兵黩武。 3.陷贼与为官时期(756——759) 45——48岁 亲历“安史之乱”(安禄山、史思明)。仕途几经辗转,生活充实,佳作较多。 “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 “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4.漂泊西南时期(759——770) 49岁后居于成都杜甫草堂。 诗作:《蜀相》《登高》《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兵车行》是历史生活的真实记录。 唐玄宗天宝年间,朝廷对边疆少数民族频繁发动进攻。八载(749),哥舒翰奉命进攻吐蕃石堡城(在今青海省境内),久攻不下,后虽侥幸取胜,但所部六万三千人损失大半;到这年冬天,所派驻龙驹岛(在青海湖中)的二千戍卒也全军覆没。十载(751)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又奉命进攻南诏(主要辖境在今云南省),结果大败,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为补充兵力,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往军所,送行者哭声震野。这首诗就是据上述情况写的。 整体把握 把握文意,并概括每一段的主要内容: 1.凄惨的诀别 2.征夫的控诉 3.战争的灾难 沉郁顿挫 “行人但云点行频”、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诗眼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1、诗人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出征送别图,这幅图有什么特点? 2、诗人是通过哪些表达技巧描绘出这些特点的? ①这是一幅震撼人心的送别图:充满了辛酸、悲恸、凄惨、绝望…… ②表达技巧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这一句描绘了新兵出征的场景:听觉,“辚辚”“萧萧”都是拟声词,从听觉角度入手,仿佛使人听到兵车轧地,响声隆隆,战马奔腾,昂首嘶鸣。 视觉:出征的士兵挂着弓箭,夹杂在车马中,一列列地开赴边地战场。 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爷娘妻子:有老有少,家里的主干力量却被征去当兵,而且一去几乎不返,侧面写战争的残酷。 “走相送”的“走”是“跑”的意思字,用得出神入化,把亲人闻讯后匆忙跑出的情景,急切心情,难舍难分的感情写得细致入微。 尘埃不见咸阳桥:侧面烘托出被征士兵的数量之多。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这两句描写的送别场面非常凄惨,请你从表达技巧角度来鉴赏。 这两句主要运用了动作细节描写:“牵衣”“顿足”“拦道”,送别的人料定这一别基本就是诀别,所以老人不忍看着自己的儿子、妻子不愿看到自己的丈夫一去不返,白骨埋战场,所以嚎啕大哭,哭声响彻云霄,悲惨至极。儿女懵懂无知,不知道自己的父亲就此与自己诀别,更衬托出送别场面之凄切,战争之残酷。 总结:这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