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章 地震災害 2.1 地震學概論 2.2 建築物震害 2.3 結構耐震設計與評估 2.4 防震設計的新趨勢 2.5 防震結構設計原理 2.6 防震技術之應用 地震學概論 地震成因 強地動資料分析 地震強度的量化 地震成因 地球構造 構造上:地殼、地函、地核 物理性質:外圍的岩石圈(厚度約為100公里)、內部的軟流圈(指地殼下約一百公里深) 、中層圈(軟流圈之下的固態地函下部) 版塊:岩石圈(地殼及部分地函) 地震成因 地球構造:地殼(crust) 即地球外殼,平均厚度約為 35 公里。大陸地殼的上面部分主要是由花岡岩所構成,而海洋地殼主要是以玄武石所構成的板塊。陸地地殼較海洋地殼厚,例如西藏高原下的地殼厚約 70~80 公里,而海洋地殼平均為5~8公里。 地震成因 地球構造:地函 (mantle) 為地殼往下至約二千九百公里深度的範圍。位在上面的部份為融熔的岩石,下部則為堅硬的固態岩石。 地震成因 地球構造:地核 (core) 俗稱地心,是自地函往下的範圍。可分為內核與外核。自地函的下限至五千一百公里稱為外核,再由外核的下限至地球中心,稱為內核。地核主要是由鐵和鎳所組成。 地震成因 版塊構造運動學說 Morgan, McKenzie, Parker LePichon (1968) 整合Wegener大陸飄移說 + Hess海底擴張學說 + 岩石圈及軟流圈觀念 檢驗 中洋脊、海溝、轉形斷層、皺摺山脈等構造的相關性 內容:地函熱對流帶動上方岩石圈的移動 地震成因 全球版塊七大版塊 太平洋板塊 歐亞板塊 北美洲板塊 南美洲板塊 非洲板塊 印澳板塊 南極板塊 地震成因 地震成因 臺灣位於兩個板塊的交界上。東南方有菲律賓海板塊,西北方則是歐亞板塊。這兩個板塊的邊界從北方的琉球海溝劃過臺灣,向南延伸到馬尼拉海溝。 從一千五百萬年前開始,菲律賓海板塊就不斷地朝西北方向移動,如今仍以每年7~8公分的速度,向著歐亞板塊邁進。在臺灣的東北方,菲律賓海板塊的西緣沿著琉球海溝俯衝到歐亞板塊之下,形成一道向西北傾斜的隱沒帶。在臺灣南方,板塊的隱沒方向相反,歐亞板塊向東隱沒到菲律賓海板塊之下。這兩套隱沒帶的上方發展出琉球和呂宋兩個島弧系統,分別延伸入臺灣,在臺灣北部交會。 地震成因 臺灣位於兩個板塊的交界上。東南方有菲律賓海板塊,西北方則是歐亞板塊。這兩個板塊的邊界從北方的琉球海溝劃過臺灣,向南延伸到馬尼拉海溝。 從一千五百萬年前開始,菲律賓海板塊就不斷地朝西北方向移動,如今仍以每年7~8公分的速度,向著歐亞板塊邁進。在臺灣的東北方,菲律賓海板塊的西緣沿著琉球海溝俯衝到歐亞板塊之下,形成一道向西北傾斜的隱沒帶。在臺灣南方,板塊的隱沒方向相反,歐亞板塊向東隱沒到菲律賓海板塊之下。這兩套隱沒帶的上方發展出琉球和呂宋兩個島弧系統,分別延伸入臺灣,在臺灣北部交會。 地震成因 由於菲律賓海板塊的比重在3.3~3.7 之間,比地球深部地函的比重 3.3 高,因此,當菲律賓海板塊隱沒入地函時,就像一片鋼板沉入泥水中,沒有任何困難。但歐亞板塊不同,在中國大陸和緣海地區,它的上部蓋了一層大陸地殼,比重在2.7左右,比地函輕上許多。因此,當中國大陸向東隱沒到呂宋島弧之下時,板塊上部的大陸地殼就像一片木板插進泥水裡,受到浮力的阻礙而無法深入。這時大陸地殼就會被堆疊在隱沒帶的上方,一部分被擠壓抬升成台灣的中央山脈,另一部分墊在呂宋島弧北段的下方,把島弧抬升成臺灣的海岸山脈。這種山脈的形成過程,就好像呂宋島弧撞進了中國大陸邊緣,因此,常被稱為「弧陸碰撞」。 菲律賓海板塊在琉球海溝隱沒到歐亞板塊下面歐亞板塊則在呂宋島弧隱沒到菲律賓海板塊下 地震成因 地球上有3個主要的地震帶 環繞太平洋邊緣的 「環太平洋地震帶」 歐亞大陸南緣的「歐亞地震帶」 各大洋中的「中洋脊地震帶」 地震來由 地球上95% 的地震便是由板塊活動所造成,其餘的5%則是因火山活動、地下核爆、地殼塌陷、或隕石撞擊而來。 台灣之斷層與地震帶之分佈 東北部地震帶: 自琉球群島向西南延伸,經花蓮、宜蘭至蘭陽溪上游附近,屬淺層震源活動帶。 東部地震帶: 北起宜蘭東北海底向南南西延伸,經過花蓮、成功到台東,一直至呂宋島。此帶北端自宜蘭與環太平洋地震帶延伸至西太平洋海底者相連,南端幾乎與菲律賓地震帶相接。此帶成近似弧形朝向太平洋,亦和台灣本島相平行,寬一百三十公里,特徵為地震次數多。通常,震源較西部者為深。? 西部地震帶: 自臺北南方經台中、嘉義而至台南。寬度約八十公里,大致與島軸平行。地震次數較少,但餘震較頻繁,持續時間較短暫,範圍廣大,災情較重,震源淺(約十餘公里),地殼變動激烈。 台灣之斷層與地震帶之分佈 51餘條長度超過5公里的活斷層 與西部平原鄰接的丘陵與麓山地帶 東部的花東縱谷地帶。 地震成因 斷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大洋洲免费教案详解.ppt
- 大众点评网介绍教案详解.ppt
- 大洲和大洋教学用教案详解.ppt
- 大自然启示录教案详解.ppt
- 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教案详解.ppt
- 代理人考试,真题练习教案详解.ppt
- 代理人考试-专利代理实务(2011-3)-祈建伟教案详解.ppt
- 代码优化07远程应用程序教案详解.ppt
- 单片机-07-串口教案详解.ppt
- 单片机第5章S12输入_输出端口模块及其应用实例教案详解.ppt
- 基于人工智能教育平台的移动应用开发,探讨跨平台兼容性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生物实验: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机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信息技术行业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研究及政策建议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人工智能视角下区域教育评价改革:利益相关者互动与政策支持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6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与土地资源化利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音乐与美术教师跨学科协作模式构建:人工智能技术助力教学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航空航天3D打印技术对航空器装配工艺的创新与效率提升》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教育扶贫精准化策略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在区域教育中的应用与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区块链技术在电子政务电子档案管理中的数据完整性保障与优化》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中医护理情志疗法对癌症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提升的长期追踪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