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讲中国翻译简史之明末清初科技翻译摘要.pptVIP

第4讲中国翻译简史之明末清初科技翻译摘要.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邓玉函,(Johann Schreck,1576-1630) 邓玉函,(Johann Schreck,1576-1630) 邓玉函,瑞士人,当时欧洲著名的学者,精于数学、医学和哲学,是物理学家伽利略的好友。1629年抵达北京。除向中国介绍历法外,还首次将西方机械历学的新知识传入中国,并向中国医学界传入欧洲生理解剖学的新知识。 在邓玉函的口传下,王征笔述成《远西奇器图说》,是中国第一部力学书。 天主教耶稣会德国传教士。生于康斯坦茨。1618年4月16日,随金尼阁在里斯本启程赴东方。 1619年7月22日抵达澳门。同行的传教士还有汤若望、罗雅谷、傅泛际。1621年到杭州传教。1623年到达北京。1629年,经徐光启推荐在历局任职,1630年病逝于北京,享年55岁。埋葬在北京滕公栅栏。著有《远西奇器图说》。他第一个把天文望远镜带进中国。他还是伽利略的朋友。 南怀仁(FerdinandVerbiest) 南怀仁(FerdinandVerbiest) 南怀仁,比利时人,1659年来华。次年奉诏抵达北京。曾长期为康熙帝讲授几何、天文、历学、音乐等西学知识。 继南怀仁之后,法国传教士张诚和白晋都为康熙帝讲授过几何测量、天文历法、解剖学和哲学等。1700年,张诚担任法国在华耶稣会会长。著《北巡纪行》叙述了本人多次随康熙巡察的情况,后在巴黎出版,被译成多国文字,在欧洲汉学界有很多影响。 比利时人,1623年10月9日出生于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1641年9月29日入耶稣会,1658年来华,是清初最有影响的来华传教士之一,为近代西方科学知识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是康熙皇帝的科学启蒙老师,精通天文历法、擅长铸炮,是当时国家天文台(钦天监)业务上的最高负责人,官至工部侍郎,正二品。1688年1月28日南怀仁在北京逝世,享年66岁,卒谥勤敏。著有《康熙永年历法》、《坤舆图说》、《西方要记》。 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 龙华民(Nicolas Longobardi1559—1654年)是继利玛窦之后的在华耶稣会会长,著有《地震解》,叙述地震的原因、等级、范围、大小、时间和预兆等近代地震学说。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传教士金尼阁(NicolasTrigault,1577-1629) 带来了西方书籍七千余部。这些书史当时欧洲大学的文、理、医、等六个科系的主要课程的教学用书,代表西方近代科学文化的精髓。当时曾有杨庭筠等人希望花十年的时间将它们全部译出来。后来在天启三年(1623年)由传教士艾儒略(Jules Aleni,1582—1649)撰写《西学凡》一书,叙述了这些书的纲要。 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 在明末清初的翻译高潮中,中国译者中最著名的有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等。他们的主要译著也是西方科技类著作。他们在中国历史上的不朽功绩也是科学技术书籍的翻译工作。 徐光启———中国科技翻译先驱 徐光启———中国科技翻译先驱 徐光启是中国科学译著的先师、中国近代科学的先驱、中国哲学史上儒学传统的革命者。他在天文、农业、水利等方面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翻译的最有名的书是和利玛窦合译的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前六卷。这是第一部科学著作的译述。 徐光启呕心沥血,反复推敲,在译文里首倡“平行线”、 “三角形”、“对角”、“直角”、“锐角”、“钝角” 等中文数学术语。 1607年译出,立即引起巨大反响,并成为明末从事数学工作人士的案头必读书籍。 西方几何学由此开始在我国系统传播,并多我国近代数学的发展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字字精金美玉,为千古不朽之作”。 徐光启———中国科技翻译先驱 1612年, 徐光启又与传教士熊三拔合译《泰西水法》,介绍西洋的各种水利工程和水利器械。 《泰西水法》是我国第一部系统介绍西方农田水利技术的著作,介绍了西方的水利知识。 他编撰了《农政全书》、《崇祯历书》、《测量法义》、《勾股义》 等农学、天文、军事著作。 徐光启———中国科技翻译先驱 明代,历法年久失修、故经常出现舛谬,修历迫在眉睫。1629年11月6日,历局成立,历局是个临时的研究改历的机构,其任务就是编纂一部《崇祯历书》,实际就是编纂一部西方的数理天文学知识集成。历局的成立意味着西方古典天文学系统传入中国,中西天文学交流沟通的开始。 历局在徐光启主持下,经过十多年的辛勤工作,终于1634年12月完成了卷帙浩繁的《崇祯历书》,共计46种一百三十七卷。 《崇祯历书》是对中国传统历法的重大改革, 的编撰完成,标志着中国天文学从此纳入世界天文学发展的共同轨道。尽管这部历书还有不完善之处,但在中国历法发展史上是一次划时代的进步。 徐光启———中国科技翻译先驱 在测量方面,徐光启又与利玛窦合译《测量法义》一卷,这是一部关于陆地测量方面的数学著作。中国有经

文档评论(0)

基本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