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俄国农奴制的废除摘要.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9世纪中期俄国与西方经济比较 目的:维护沙皇的统治,保护贵族和地主的利益 第三学习主题 第2课 俄国农奴制的废除 导入三 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普京 Vladimir Vladimirovich Putin 1952.10.7~   民族之伟大植根于历史。一个如此热爱并珍视自己历史的民族是应当受到尊敬的。这样的民族一定会有伟大的未来。向你们致以来自俄罗斯的敬意! ——弗拉基米尔·普京 2000年7月19日北京故宫留言   俄罗斯即俄罗斯联邦。1991年8月,苏联发生八一九事件。12月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共和国院举行最后一次会议,宣布苏联解体,俄罗斯联邦成为苏联的唯一继承国。联邦现由84个联邦主体组成。1993年12月12日,联邦举行全体公民投票,通过了俄罗斯独立后的第一部宪法。25日,新宪法正式生效,确立了俄罗斯实行总统制的联邦国家体制。叶利钦为首任总统,普京为第二任总统。 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叶利钦 1931.2.1~2007.4.23 第一任俄罗斯总统 生于列宁格勒市(现圣彼得堡市) 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普京 1952.10.7~   苏联全称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The Union of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s - USSR)。1922年12月30日~1991年12月26日存在的联邦制多民族国家。面积2240万平方千米,100多个民族。苏联是联邦制国家,由15个平等权利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苏联加盟共和国)按照自愿联合的原则组成,首都莫斯科。 苏联地理全图 农奴制的危机 农奴制的废除 课堂小结 第16课 俄国农奴制的改革 俄罗斯人的祖先为东斯拉夫人罗斯部族   俄国原是斯拉夫人建立的国家,出现于9世纪。近代俄国是在莫斯科公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最早的封建国家是_基辅罗斯.并逐步形成了东北罗斯(后称俄罗斯),西南罗斯(后称乌克兰)和西部罗斯(后称白俄罗斯)三部分。14-15世纪,东北罗斯的莫斯科公国相继征服了这一地区,建立了统一的俄罗斯国家,摆脱了蒙古人的统治。16世纪中期,俄国已经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实行农奴制。 一: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局限性 40.2 (1850年) 175 德国 资产阶级共和制 9160 150 法国 14603 225 (1850年) 323 英国 1600 (1860年) 29 (1860年) 71 俄国 制度 铁路长度 (公里) 铁产量 (万吨) 人均收入 (卢布) 国别 为何到19世纪中叶,俄国同西方国家会有 如此大的差距 封建农奴制 君主立宪制   此图描绘了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前,地主向农奴收欠租的情景。从图中可以看到,农民破旧的茅草房间;一位交不起租的妇女正跪在地上,乞求地主稍微宽限些时日。冷酷的地主毫不理睬她的乞求,指着农妇身后的那头耕牛,准备让人将牛拉走。 俄国盛行封建农奴制 二:农奴制危机 农奴制是指土地为地主所有,农民依附于地主,被束缚在土地上并服从封建主的行政和司法权力的俄国封建生产关系. ←俄国在庄园作坊中劳动的农奴 地主监督农奴在田间劳动   农奴是欧洲封建社会的一个特定阶级,依附于封建主。农奴使用农奴主的土地(称为份地)。农奴只有使用权,可以世代相传,封建主可以没收农奴的份地。农奴有自己的生产工具,可以自由结婚。农奴要向封建主缴纳人头税、结婚税、财产继承税。农奴还要向封建主服劳役和交纳一定数额的实物作为地租。封建主不能任意杀死农奴,但可以买卖或转赠。简单地说,农奴是人身权利受到限制的人。 克里木战争   1853年至1856年间,俄国为向西亚扩张,在黑海和高加索的统治权而战。一方是俄罗斯,另一方是土尔其、并引起了与法国、英国两国矛盾。俄国失败,暴露农奴制的弊端,加剧国内矛盾。 直接原因:“克里木战争”失败 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政治:农奴制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使沙皇专制统 治的基础受到严重威胁。 经济: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思想:出现反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的新思潮 军事:克里木战争的失败,导致国际地位下降 国内矛盾激化(直接原因) 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 1856年 亚历山大二世·尼古拉耶维奇 1818.4.17~1881.3.13 1855~1881在位 尼古拉一世的长子   1855年秋,尼古拉一世为扩大在黑海和高加索的统治权而与英、法、土耳其发生克里木战争。于行将战败时突然去世。也有服毒自杀的传说。在俄国内外危机的冲击中,其子亚历山大二世继位。   亚历山大二世于1855~1881年在位。在位期间,国内阶级矛盾尖锐,废除农奴制已势在必行。为了阻

文档评论(0)

基本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