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指烟雾 表约数,相当于“多”“左右”。 独一无二,绝,到极点 翻译课文,注意红色字词 全、都 消散尽净 名词作动词,向东向西 从 风停雾散,晴空已是一片明净。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我的小船)随着江流飘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上),尽是奇山异水,天下独一无二。 译文: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急流的水 汹涌的波浪 动词作名词,飞奔的马 译文: 水都是青绿色,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看到底。水底的游鱼和细小的石子也看得清清楚楚。湍急的江流比箭还快,那惊涛骇浪像飞奔的马。 超过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停止,消失 美丽 “转”通“啭”,鸟鸣声 虚指,成千上百,形容很多。 名词活用为动词,向上。 争着 凭借 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透出一派寒意。(重重叠叠的)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互相之间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由此而形成无数的山峰。(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儿彼此嘤嘤地叫着,十分和谐。蝉不停地叫着,猿不停地啼着。 译文: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至 名词活用为状语,在上面。 好像,如同 互相掩映 那些极力攀高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那些忙于世俗事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有时还能见到阳光。 译文: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分析、理解文章每段内容,感受文中所描写的富春江独特的自然美景; 3、理解作者流露出来所思想感情。 2、品味文章描写山水的巧妙手法 ; 文中每段主要定写了什么内容? (试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想一想: 第一段:总写富春江奇特秀丽的景色。 第二段:分写异水之“异”。 第三段:分写奇山之“奇”。 学习第一段 第一段有写景,有叙事,有抒情,请找出相应的句子。 写景:风烟俱净, 天山一色。 叙事:从流飘荡, 任意东西。 抒情: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 总概本文山水特征的语句是哪一句?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学习第二段 第二段写水“异”,“异”在哪? 清澈和湍急 作者是怎样写水的“清澈”的? 颜色:水皆缥碧 深度:千丈见底 水中之物: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写水之异,描写角度相同吗? 正面描写: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侧面描写: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学习第二段 作者描写水的清澈和湍急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突出水的“异”。 动: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静: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本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夸张和比喻 学习第三段 1.本段主要写“奇山”和___________。 游览感受 2.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山之奇的? 从山自身和山上的景物来写山之奇。 3.作者从山自身的什么来突出山之“奇”? 山之高: 山之势 (峻):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以动写静 学习第三段 4.本段兼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景,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加深感受,使人如同身临其境。 5.“鸢飞戾天者”和 “经纶世务者”分别指什么人? 指追逐名利的人和热衷于官场的人。 6.作者抒写了“鸢飞戾天者”和“经纶世务者”看到富春江奇异的景色以后“望峰息心”和“窥谷忘反”的感受,他写这些感受的目的是什么?组卷网 学习第三段 表现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透露出作者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之情以及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与朱元思书 吴 均 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 (元·吴桓huán赞) 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 (唐·韦庄) 三吴行尽千山水,犹道桐庐景情美。 (宋·苏轼) 一折青山一扇屏, 一湾清水一条琴。 无声诗兴有声画, 须在桐庐江上寻。 (清·刘嗣绾wǎn) 以上诗句赞美的是同一个地方,这个地方是哪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件第十七章第3讲讲解.ppt
- 2016届高考生物总复习教师用书配套课件:种群和群落第1节&第2节种群的特征、种群数量的变化(必修三)讲解.ppt
- 配件销售话术讲解.ppt
- 2016届高三第一轮复习地理课件常见的天气系统讲解.ppt
- 疲劳和断裂第八讲讲解.ppt
- 2016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实验: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讲解.ppt
- 平安财富尊耀两全保险产品知识及销售方法(月版)讲解.ppt
- 2016届广东深圳福田云顶学校九级生物专题复习课件:专题11物态变化(新人教版)讲解.ppt
- 2016届新课标名师导学新高考第一轮地理总复习课件第4单元第一讲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讲解.ppt
- 2016论述类文本阅读复习常见设误类型和答题思路讲解.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