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传感器基础资料祥解.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 、传感器的地位与作用 工业自动化表、控制系统及其相关测控技术 科学仪器及其相关测控技术医疗仪器及其相关测控技术 信息技术电测、计算仪器及其相关测控技术 各类专用仪器仪表及其相关测控技术 相关传感器、元器件、制造工艺和材料及其基础科学技术 高级轿车需要用传感器对温度、压力、位置、距离、转速、加速度、湿度、电磁、光电、振动等进行实时准确的测量,一般需要30~1?00种传感器。 传感器国民经济运行中有巨大的辐射作用和影响力 传感器在科学研究中是先行官 传感器在军事上体现出战斗力 传感器是当代社会的物化法官 传感器是科学探测的重要工具 传感器技术是国家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 二、传感器的定义与分类 1、定义:能够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 2、含义:①测量装置或器件,能完成信号获取任务②输入量是被测量③输出量是物理量④输入和输出有对应关系和精确度 3、框图: 4、分类: ①按测量原理 以传感器将非电量转换成电量时依据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原理。 ②按输入信号 输入的压力、温度、流量、速度、加速度、湿度等信号。则相应的压力传感器等 ③按结构型和物性型 通过机械结构的几何形状和尺寸的变化,将被测量转换成相应的电阻、电感、电容等物理量的变化,从而检测出被测量变化的称为结构型传感器;利用材料本身的金属、半导体、合金、陶瓷物理性质作为敏感材料的物性型传感器 ④按使用材料 传感器由金属、半导体、合金、陶瓷、复合材料等构成,则称为金属传感器等。 尽管此处列出的传感器分类有较大的概括性, 但由于传感器的分类不统一, 因而这种分类很难完备, 例如有的学者将传感器作了如下分类: (1)压力; (2)力/荷重; (3)位移(厚度); (4)力矩; (5)角度; (6)角速度(转速); (7)速度; (8)加速度; (9)角加速度; (10)倾斜角; (11)编码器; (12)振动; (13)气体/烟雾; (14)温度; (15)热能; (16)湿度; (17)水份; (18)露点; (19)液位; (20)料位; (21)流量; (22)流速(23)风速; (24)电流; (25)电压; (26)电功率; (27)电频率; (28)接近开关; (29)磁性开关; (30)光电开关; (31)pH值; (32)电阻率; (33)电导率; (34)水溶氧; (35)生物; (36)红外线; (37)紫外线; (38)光纤; (39)离子; (40)激光; (41)超声波; (42)声音/噪声; (43)触觉; (44)图像/颜色; (45)密度/粘度; (46)混浊度。 三、传感器与传感技术 传感器技术含义:研究传感器材料、设计、工艺、性能和应用的综合技术,以传感器为核心逐渐外延,与测量学、微电子学、物理学、光学、机械学、材料学、计算机科学等多门学科相关,是多技术相互渗透形成的一个新技术学科领域。 传感器技术是信息技术的三大支柱之一: 传感与控制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 传感器技术是自动控制、自动调节的关键技术之一:实现自动控制系统的关键环节,是决定机电一体化系统功能的实现的不可缺少的关键技术。 传感器技术 材料学、力学、电学、磁学、微电子学、光学、声学、化学、生物学、精密机械、仿生学、测量技术、半导体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乃至系统科学、人工智能、自动化技术等众多学科相互交叉的综合性高新技术密集型前沿技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兵器、信息产业、机械、电力、能源、交通、冶金、石油、建筑、邮电、生物、医学、环保、材料、灾害预测预防、农林渔业、食品、烟酒制造、建筑、汽车、舰船、机器人、家电、公共安全等领域 。 四、传感技术的特点 传感技术是边缘学科:①机理各异,涉及多门学科与技术②在理论上以物理学中效应、现象、化学中的反应、生物学中机理作为基础③涉及电子、机械制造、化学工艺、生物工程等技术④多种高科技高技术的集合产物 传感器产品、产业分散面广:传感器品种繁多、被测参数多,应用领域广泛。 传感器性能稳定、测试精确:具有高稳定性、高可靠性、高重复性、低迟滞、快响应和良好的环境适应性。 传感器功能、工艺要求复杂 基础、应用相互依存,产品、市场相互促进 五、传感器技术的发展方向 传感器的固态化 传感器的集成化 传感器的多功能化 传感器的智能化 传感器的高可靠性和宽温度化 多传感器的集成与融合化 传感器的网络化 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的原因有如下几点: (1) 电子工业和信息技术促进了传感器产业的相应发展。 (2) 政府对传感器产业发展提供资助并大力扶植。 (3) 国防、 空间技术和民用产品有广大的传感器市场。 (4) 在许多高

文档评论(0)

光光文挡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