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材料四 美国使馆的商务参赞安诺德先生制成这三张图表……也是给我们做一面镜子用的,叫我们生一点羡慕,起一点惭愧……让我们照见自己的丑态……引起我们一点向上的决心……这种急需的新觉悟就是我们自己要认错。我们必须承认我们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上不如人,不但机械上不如人,并且政治社会道德都不如人。 ——胡适《请大家来照照镜子》 (4)据材料三概括胡适的观点,并据此谈谈你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看法。(4分) 观点:认为西方文化优于中国。(2分) 看法:①对待外来文化,应该批判地学习; ②同时要保持文化民族性。(2分) 39. (18分)宋元时期是我国封建文化高度繁荣的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世界文明的进步起了重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元时期)由于所有的官员和富商也住在城市里,……高雅文化自然因此也大大都市化了,其口味与心态都具有市民化的特征。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1)指出材料一中高雅文化的市民化在宋元时期的主要表现,并举例说明。(4分) ①宋元话本,塑造了许多小市民的角色; ②元曲,以关汉卿的《窦娥冤》为代表; ③风俗画,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都城汴梁的市井生活。(4分) 材料二 宋元时期尤其是两宋,在中国文化趋于精细内省的同时,不仅孕育了新的思想体系——理学,而且在科学技术方面达到一个高峰。--—冯天瑜等《中国文化史》 (2)材料二中宋元时期“科学技术方面达到一个高峰”的成就是什么?(4分)并概括其产生的影响。(4分) 成就:指南针、活字印刷、火药的发明及应用; (4分) 影响:①对中国:四大发明是中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 ②对欧洲:对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转变以及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4分)。 材料三 宋代时,一个以拥有土地为特征的地主阶级——特别是中小地主阶层发展壮大起来,这些人经济地位高,物质生活优裕,对文化的要求高。……由于土地制度的变化,宋元时期的文化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整个社会的文化素质提高了。 宋元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从《东京梦华录》中可以看到这时期城市繁荣的梗概。它使宋元社会的许多方面增加了新因素。……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元科技文化繁荣的原因。(6分) ①政治:政治稳定; ②阶级:中小地主发展壮大起来; ③经济:土地制度的变化; 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④民族关系:民族融合加强; ⑤文化: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⑥政府:政府的政策的支持。(6分) 45.(10份)【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卢梭推测,在自然状态下,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正是私有财产的出现,才导致了人来社会的不平等。不过,他承认私有财产是文明社会的基础,并不主张消灭私有财产,而是主张大体平均的小私有者社会。 (1)据材料一,概括卢梭的思想主张。(4分) 主张:①人人生而平等; ②私有财产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 但不主张废除私有制。(4分) 材料二 针对工业革命开始后,人来社会产生的新问题,有人认为:社会劳资对立与贫富不均的现象严重,应该废除私有财产制度,将主要财产如土地、矿产、机器、交通工具等,都改为社会共同所有,而由社会集体控制。 (2)材料二提现了怎样的社会主张?分析其产生的原因。(6分) 主张:废除私有制,实现财产公有。 (错误:社会主义公有制) 原因:①工业革命开展,资本主义弊端暴露; ②无产阶级队伍壮大。 1.结合答案,自查自纠 2.整理错题,巩固所学 1.知识分子在社会的转型中起着重大的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裂变,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羁绊中解放出来,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而汲汲于争霸事业的诸侯对人才的渴求,更大地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兴起的历史条件。(6分) 历史条件:①社会大裂变; ②宗法制的解体; ③诸侯对人才的渴求; ④士阶层自身的优势。 材料二? (传统儒生)一旦抛弃了这种认同于“祖宗礼制”的陈腐思维范式,晚清知识分子群体中之先觉者就会以一种全方位的变革姿态出现于政治角逐场中。 ——许纪霖等《中国现代化史》(2)结合维新变法思想,论述材料二中“全方位的变革姿态”的涵义。(6分) ①政治:A.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和纲常伦理; B.主张君主立宪制;C.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政治生活》第四课资料祥解.ppt
- 《指南》美术资料祥解.ppt
-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课件3资料祥解.ppt
- 《中医学报》资料祥解.ppt
-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培训讲义资料祥解.ppt
- 【ZKSTTJ】重庆中考政治复习配套课件:第一篇考点1感受变化指导思想资料祥解.ppt
- 【步步高】-学高一生物苏教版必修1课件:53关注癌症1资料祥解.ppt
- 【成才之路】-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配套课件:5章末归纳整合[来源:学优高考网1097728]资料祥解.ppt
- 【创新设计】高考数学二轮复习考前增分指导二融会贯通10大解题技法,又快又准解决高考客观题课件2资料祥解.ppt
- 【创新设计】届高考生物总复习x3-3胚胎工程课件资料祥解.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