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罗斯福借助广播这个当时最先进且最普及的传媒工具,以围坐在壁炉边与家人、朋友聊天的形式发表谈话,他第一次开始时是这样说的:“我想就信贷问题与美国人民聊几分钟。”这样的“炉边谈话”吸引了全美国人民。他每次都以谈话式的“我的朋友们”开头,用平和轻松的语调及时把大政方针传达给听众。他将“炉边谈话”看成是潜移默化地实施舆论导向的极佳载体。在那个特殊时代,不管是谈论经济问题、珍珠港袭击还是二战进程,罗斯福总统的炉边讲话都像给人们注射了一支镇静剂,帮助当时的人们渡过了一道道难关。 炉边谈话 2、目的: ①1929年经济危机的爆发 ②胡佛自由放任反危机的经济政策失败 ③全国要求改革的呼声高涨 ④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 ⑴第一阶段: (1933-1935) 采取应急措施,结束混乱状态,稳定人心; ⑵第二阶段:(1935--1939) 巩固和发展 取得了成就; 1.新政的背景 3.措施: 摆脱经济危机,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三R”,即复兴(Recover)、救济(Relief)、改革(Reform)。 救济──指救助急需帮助的大批失业者和贫民; 复兴──是指为失业者提供工作机会,使陷入萧条的经济恢复运转; 改革──是指采取长远措施改善全国总体经济状况 施行新政 1933年3月3日,就是新任总统罗斯福宣誓就职的前一天,全国已有32个州的银行全部关闭,整个金融系统瘫痪,人们手拿支票,却无法兑现。 罗斯福就职后的第二天就下令全国银行一律休假四天,随后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案》:授权总统对银行进行审理,凡有偿付能力的银行才允许开业,同时,由国家拨款30亿美元贷款给大银行,支持其开业,并成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对存款实行政府保险。 一、整顿银行业,克服金融危机 金融秩序恢复正常,人们恢复对银行的信心 1933年《国家工业复兴法》:由政府调节工业生产中的问题,各个工业企业制订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产品价格、销售市场的分配……凡是接受法规的企业,一律发给印有“我们尽我们的职责”的蓝鹰标志。 目的:恢复工业生产. 特点:将生产的各环节置于国家监督之下, 减少盲目生产,并由国家干预,调节各种关系. 大危机中境况最惨的还是农业,农产品大量滞销,农民负债累累,农产品价格已跌到历史最低点,猪肉三分一磅,牛肉五分一磅,一只肥羊卖不到一元钱。 1933年《农业调整法》:减少耕地,缩小现有的耕地面积,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来补贴农民的经济损失。 用行政手段调节农业生产,稳定农产品价格. 1935的《社会保险法》:政府实行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对儿童、残疾人、无谋生能力者提供救济。 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稳定社会,早日摆脱危机 当时的人们如何看待新政? 部分资本家在报纸上连篇咒骂罗斯福是“向富人敲竹杠”,说罗斯福天天都吃“烤百万富翁”,在关于《社会保障法》的听证会上,有人高喊“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宣言》第18页逐字逐句抄来的。”甚至有人建议美国联邦调查局调查一下罗斯福是不是美国共产党的秘密党员。 1.渡过危机。它虽然未能完全消除危机,但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并最终度过了经济大危机; 2.维护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缓解了由经济危机所引发的社会危机,改善了民众的生活状况,缓解了阶级矛盾,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美国人对美国国家制度的信心,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 3.从深远影响上看,开创了国家敢于经济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战后美国社会经济改革以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 罗斯福新政的作用 (五)政治制度的变化 国家行政机构的权限加强 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公民权利有所扩大 重视并加强法制建设 改良资本主义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日益扩大 二.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一)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 科技发展确实促进了资本主义出现了种种新的变化(实践层面) 第一次科技革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第二次科技革命——向垄 断资本主义的过渡 第三次新的科技革命——向知识经济时代迈进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和运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须发生变化(理论层面) 历史唯物主义指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的力量,是一切社会变革的终极原因。 原因一: 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是发生新变化的根本原因 原因二: 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力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 1968年5月,学生工人与警察冲突 1968年法国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