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风险的防范资料祥解.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概念: 护理风险:护理风险则指在护理工作中对病人、 医院工作人员、 探视者造成的损害或被投诉的事件, 是从事护理工作所具有的并由护承担的风险。护理风险始终贯穿在护理操作、 处置、 配合抢救等各环节及过程中, 有时即使是极为简单或看似微不足道的临床活动都带有风险。 除了具有一般风险的特性外, 由于医疗服务对象的特殊性, 还具有风险水平高、 类型复杂、 危害严重的特点。(任何一个护理行为都有可能发生 ) 风险管理:是指对病人、工作人员、探视者可能产生伤害的潜在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并采取正确行动的过程。(发现、教育和干预的过程) 原因 无菌手术室与污染手术室混用,管理混乱 手术器械存在混用情况,没有做到一人一用一灭菌 连台手术间隔时间短,不能保证灭菌时间,采用浸泡法消毒,导致手术器械污染 操作过程中污染 使用的医疗器材被污染 防范措施  2.1 进行全员培训,提高护士防范护理风险的能力  2.2 制订护理风险预案,完善工作流程,完善各项护理制度  2.3 加强人文关怀,提高患者满意度   2.4 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 2.5 改善服务环境,改进服务设施  2.6 健全护理风险管理机制 2.7 加强护理文书质量管理  2.8 加强护患沟通,建立良好护患关系 * * 护理风险的防范 明确护理风险所在 掌握风险发生规律 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有效回避护理风险 为病人提供安全的、有序的、优质护理。 目的: 近年来关于患者安全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医院质量管理主要关注的焦点,患者安全是全世界医院共同面对的问题,受到各个国家与世界卫生组织的广泛关注。 据文献报道,在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英国等国,住院患者发生医疗事故的比例在2.9%~16.6%,其中导致患者死亡占3%~13.6%,2.6~16.6%导致患者永久伤残,而这些事故中的27%~51%是应该可以预防的。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因药物不良反应而住院治疗者在500万人次,约19.2万人因此死亡,构成严重的不良反应者占13%。 ① 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识别的警惕性 ② 提高病房与门诊用药的安全性 ③ 建立完善医务人员与患者的有效沟通 ④ 严格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错误发生 ⑤ 遵循感染的发生与医疗废弃物的规定 ⑥ 鼓励主动报告医疗不良事件 ⑦ 建立实验室“急危值”报告制 ⑧ 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压疮事件的发生 --都与护士相关 患者安全8大目标(2005年WHO世界患者安全联盟提出) 导致原因? 护士因素 技术因素 患者因素 环境因素 组织管理因素 药物性因素 时间因素 医疗设备、器械因素 案例分析:深圳孕妇感染事件开庭, 46人索赔两千万 深圳妇儿医院手术切口感染 表现: 1998年4月1日~5月31日共手术292例,4月22日~7月14日发生切口感染166例。潜伏期为20~30天。切口部位开始为小结节,继而化脓成窦道,有线头挟出。清创换药后创面清洁但不愈合,或愈合后又复发,并有淋巴结炎倾向。 调查:20份切口分泌物标本培养出龟分支杆菌(脓肿亚型)。医院环境和无菌物品细菌学检查合格。使用中和未启用的戊二醛半小时不能杀灭金葡菌、1小时不能杀灭龟分支杆菌,测浓度为0.137%。 结论:戊二醛浓度错配导致手术器械被分支杆菌污染,从而引起切口感染。 案例分析:宿州眼球事件 1、2005年12月11日,宿州,为10名患者做白内障手术。结果10名患者均出现感染情况,其中9人的单眼眼球被摘除。 2、手术间进行了一例中耳炎手术,患者排出大量含绿脓杆菌的脓性分泌物,之后于上午10点,在这间手术间进行了眼科手术,一直持续到下午一点多,十位病人全部做完手术。下午开始出现感染……

文档评论(0)

bos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