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读书报告资料祥解.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的读书报告 十三病区 陈岑 读书报告的内容--静脉留置针 静脉留置针的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分析 静脉留置针的常见并发症 静脉留置针的基本介绍 静脉留置针的发展史 静脉留置针的发展历史 留置针设计经历了从最初的开放式到密闭式,从普通型到防针刺伤安全型.开放式留置针是最早的留置针形式,顾名思义,导管座的末端是开放式的,因此在穿刺结束撤出枕芯时,容易造成血液外漏,增加医务人员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的风险,即便佩戴手套操作,这种风险依然存在;而密闭式留置针则在设计上根本避免了这一弊端,它是包含延长管、导管和密闭式输液接头(比如肝素帽)的一体式的设计。同时,除了直接的血液暴露外,直接推动了留置针向防针刺伤安全型设计的转变,这种设计使得在钢针撤出后,钢针被特定装置覆盖或包裹起来,从而避免医护人员,包括医疗废物处理人员因被这些已被病人血液污染的钢针扎伤而感染血源性疾病。有研究表明,常规静脉输液每人次约需2-3分钟完成,采用静脉留置针可缩短至0.5-1.0分钟,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更为危重患者的抢救争取了宝贵时间。[1] 【1】钱云翠,临床外周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预防及护理,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J],2011,32,20 静脉留置针的基本介绍 静脉留置针的参数与适用范围 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2】 静脉血栓-----临床发生率1.1% 静脉炎-----临床发生率1.4% 堵管-----临床发生率2.7% 液体外渗-----临床发生率11.7% 【2】罗慧芬,龙翠云,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护理对策[J],实用预防医学2012,19,4 输液外渗的临床表现 “美国静脉输液学会”静脉炎的分级标准【3】 0级:没有症状 1级:穿刺部位发红,伴有或不伴有疼痛 2级:穿刺部位疼痛伴有发红或水肿 3级:穿刺部位疼痛伴有发红,条索状物形成,可触及条索状静脉 4级:穿刺部位疼痛伴有发红,条索状物形成,可触及条索状静脉,其长度>1英寸,有脓液流出 【3】Groll D,Davies B,MacDonald J,Nelson S,Virani T,Evaluation of the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phlebitis and infiitration scales for devices.J Infus Nuts.2010,33(6);385-390 静脉留置针外渗与静脉炎的原因 (1)患者因素 免疫力低下是发生静脉炎的一个重要因素,静脉穿刺时造成静脉壁局部损伤的修复能力、留置针导管在血管内的反复摩擦机械性刺激、药物和液体引起的化学刺激、细菌所致局部炎症的抗炎能力也随之降低,因此外周静脉留置针较易发生静脉炎。 危重患者、瘫痪患者、重症昏迷患者、婴幼儿、老年人、反复接受化疗的癌症患者、糖尿病患者、外周血管疾病患者易发生。 (2)置管部位 静脉留置针不同部位留置时间【4】 【4】李晓岩,赵学梅等关于静脉留置针最佳部位的探讨,中国实用护理杂志[J]2012,4:(28) (3)留置针的选择 材料 留置针型号 两组静脉留置针1次穿刺成功率比较【5】 【5】付喜秀,刘陶文等,两种型号静脉留置针发生置管并发症的比较,护理研究[J]2009,2(23) (4)输液时间 输液时间越长,外渗的发生率越高 有研究认为,同一静脉不能长时间、多次接受不同浓度、不同药物等理化因素的刺激【6】 [6]肖金平,陈奇志,肖秋平.肿瘤病人使用浅静脉套管针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0,15(7):420. (5)药物因素 输入刺激性药物时发生率高 高浓度、高渗透药物的液体进入静脉后,可直接作用于血管壁,引起血管的收缩和痉挛。 输入高渗液体时,血浆渗透压升高组织渗透压也随之升高,静脉壁通透性增加,白细胞浸润并产生炎症改变。 (6)留置时间 目前国内留置时间为72-96h【7】 [7]李小燕,刘洋,陈卫红.套管针常规留置时间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5):300. (7)护士因素【8】 护理人员经验不足 没有及时巡视观察输液情况 护理人员缺乏知识 护士操作不当 拔针后局部压迫不当 封管液推注速度过快、量不足 对药物的特性及使用方法缺乏了解 对血管不了解,局部解剖位置不清楚 【8】王建荣,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指南与实施细则[M]北京人民军医出社,2009:123-125 (8)其他因素 仪器造成的损伤:输液泵极微量注射泵并非将液体匀速注入血管内 物理因素:环境温度,药物温度,溶液中不溶性微粒的危害等 * * 1962年,德国贝朗公司发明了第一支留置针“Braunüle”。80年代初,静脉留置针进入亚洲发达国家和地区; 90年代,开放式留置针率先

文档评论(0)

基本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