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预防接种基本知识与服务内容 目   录 基本概念 疫苗使用与冷链管理 预防接种服务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监测与处理 考核与评估  免疫规划的概念 国家免疫规划,是指按照国家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的疫苗品种、免疫程序或者接种方案,在人群中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以预防和控制特定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条例》 免疫程序的概念 免疫程序是指对某一特定人群(如儿童)预防针对传染病需要接种疫苗的种类、次序、剂量、部位及有关要求所作的具体规定。 免疫程序的内容包括:免疫起始月(年)龄、接种剂次和剂量、剂次之间的时间间隔,以及几种疫苗联合免疫等。                          ---《预防接种实践与管理》 疫苗的种类 减毒活疫苗 灭活疫苗 多糖疫苗 重组疫苗  (基因工程疫苗、基因重组疫苗、转基因植物疫苗、DNA疫苗)。 活苗与灭活疫苗的区别 目   录 基本概念 疫苗使用与冷链管理 预防接种服务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监测与处理 考核与评估  基础免疫时间要求 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风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小于12月龄完成。 A群流脑疫苗在18月龄及以内完成。 甲肝减毒活疫苗在24月龄及以内完成。 序贯免疫程序 概念:同一疫苗不同剂型间的交替预防接种程序。 IPV与OPV; DTwP与DTaP; 乙脑灭活疫苗与乙脑减毒活疫苗; 甲肝灭活疫苗与甲肝减毒活疫苗;  特殊状况下的接种 WHO强调EPI疫苗不应该有很多的禁忌症,认为下列情况不应作为接种疫苗的禁忌: 轻微传染病,如体温﹤38.5度的上呼吸道感染或腹泻; 惊厥家族史; 用抗生素治疗; 皮肤病、湿疹或局部皮肤感染; 稳定的神经系统传染病(如大脑瘫痪) 出生后黄疸史; 早产儿和低体重儿; 营养不良; 以前有百日咳、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或风疹感染史。    疫苗储存的管理 建立规范的疫苗出、入管理登记。 符合规范的疫苗储存。    ◇按品种、批号分类码放。    ◇疫苗与箱壁、疫苗与疫苗之间应留有1-2cm的空隙。    ◇疫苗不应放置冰箱门内搁架上。    ◇不得放置杂物。 疫苗储存和运输的温度 乙肝疫苗、卡介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含麻疹成份的疫苗、乙脑疫苗、流脑疫苗、甲肝疫苗、钩体疫苗、出血热疫苗、炭疽疫苗在2-8℃条件下保存和运输。 脊灰疫苗在-20℃或2-8℃条件下保存和运输。 -20℃以下保存有效期为2年,2-8℃保存有效期为5个月。 目   录 基本概念 疫苗使用与冷链管理 预防接种服务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监测与处理 考核与评估  预防接种的组织形式 常规接种; 群体性预防接种(强化免疫、应急接种、突击接种)。 预防接种的信息化管理 产科新生儿信息管理系统:产科录入新生儿信息及乙肝疫苗、卡介苗接种记录。 接种门诊要定时、及时下载本辖区新生儿信息(方便新生儿异地接种)。 外来儿童接种前一定要先从省级平台下载既往接种信息。 每次接种应完整录入接种信息并及时上传至省、市级平台。 录入率、完整率、上传及时率、及时备份率。 目   录 基本概念 疫苗使用与冷链管理 预防接种服务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监测与处理 考核与评估  责任报告单位与人 医疗机构 接种单位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 疫苗生产企业 疫苗批发企业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     监测报告AEFI 达35种以上  24小时内( 7种):过敏性休克、荨麻疹、斑丘疹、喉头水肿、中毒性休克综合征、晕厥、癔症等; 5天内(10种):如发热 (腋温≥38.6℃)、血管性水肿毒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接种部位发生的红肿(直径2.5cm)、硬结(直径2.5cm)、局部脓肿、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蜂窝组织炎等。  15天内(10种):麻疹样或猩红热样皮疹、过敏性紫癜、局部过敏坏死反应(Arthus反应)、热性惊厥、癫痫、多发性神经炎、脑病、脑炎和脑膜炎等。  6周内(3种):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格林巴利综合征、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等。  3个月内(2种):如臂丛神经炎、接种部位发生的无菌性脓肿等。 1—12个月 (3种):卡介苗接种后发生的淋巴结炎或淋巴管炎、骨髓炎、全身播散性卡介苗感染等。 其他: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其他严重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AEFI报告流程 AEFI发生原因  异常反应的诊断 预防接种后异常反应的诊断不是由医生或医疗机构作出。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诊断必须由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作出。 专家组成员由临床、流行病学、药学方面的专家组成。 目   录 基本概念 疫苗使用与冷链管理 预防接种服务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监测与处理 考核与评估  考核指标 建证率 疫苗接种率 考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