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历史选择题解读技巧略谈暨图表类选择题解法详案 历史选择题的分值很大,其正确率高低对提高总分尤为重要,已成为决定高考成败的重要题型, 然而考生这部分的失分现象却很严重。书背熟了, 题目也做了不少,得分却不高, 现总结常见的问题如下:   (1)题目做的越多错的越多,心慌眼花;有时是二选一了,往往又选错的一个;开始选对了,检查时却改错了, (2)从题干看,材料型(尤其是史论推理型)、概念型(提供历史现象概括出概念或给出概念作出正确判断)图表型(以图表形式出现的,主要考查分析图片和处理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较难;从题支看,排列型(时间跨度小的易混)、组合型(题支对的但与题干无关的难排除)较难; (3)时间把握方面,犹豫不定,浪费时间。 分析做错选择题的“十种原因” : 1.忽视题干所给时间(时期)匆忙答题。    2.概念的理解不透彻,深层的含义思维不到位  3.历史基本史实掌握不牢固 4.历史的阶段特征掌握不清楚不全面 5.历史与地理的结合缺乏空间思考 6.比较和迁移历史概念的能力欠缺  7.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放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分析能力欠缺  8.历史事件因果关系与结果混淆 9.不能准确区分主要原因(矛盾、目的)和根本原因(矛盾目的) 10.忽略题干中的关键词语 对策参考: (一)历史选择题的基本审题和解题方法    高考历史选择题的解题,除审清题目的类型、备选项干扰设置方法外,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弄清题目的时间限制。选择题一般会提供较为明确的时间信息,但有的题目其时间要素不是显性的,而是包含在题目的题干、材料或材料出处甚至是题目的释文当中。这就要求考生必须充分利用题目的表述,运用所学的知识,结合教材,正确提取题目中有效的时间信息,确定其所述历史现象的时间。  时间限制通常有四种情况,一是有明确的时间限定,如19世纪中期、唐代等等;二是有下限,隐上限,如1949年以前(中国民族资本发展情况);三是有上限,隐下限,如自孔子兴办私学以来(教育的发展);四是上下限皆不明确,如“蒸汽时代”、“法兰西第二帝国期间”等等。   遇到这里所讲的第二、三、四种情况,首先必须根据历史知识准确判断时间的上下限制。近年文综试卷中出现的集群式选择题,除了总序中对时间有限定以外,每一道小题中均有指定的概念,所以做这一类选择题,既要把握总序中的时间限制,又要弄清楚每个小题的时间要求。 2. 审清答题主体   答题主体就是指思维对象,也就是命题人要求你所答的内容。审清了这一要求,选择的方向就确定了。选择题考查的主体内容可以是历史事物的原因、内容、特点、性质、结果、影响等等。   审清条件限制   不仅问答题有条件限制,选择题同样有条件限制,这里指的条件是题设条件,它涉及时间、角度、对象等多方面的条件限制,这些往往也是帮助答题的切入点,一定要充分利用。   审题目的核心要求   主体内容与核心的关系是什么,假如主体内容是芒果的果肉的话,核心就应该是果核。 3.把握历史现象的性质或立场。每道选择题均涉及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的性质,只有明确了其性质、立场,才能够迅速区分题目中的主要和次要、现象和本质等因素,才能够迅速确定正确选项。如:        【例1】(2009·广东文基)南宋时国家的商业税收超过了农业税收,原因是 A.农业生产萎缩,农业水平低下		   B.商人兼并土地,积极从事农业生产 C.政府放松了以商人经营行为的限制     D.宋代实行海禁政策,国内商业发展迅速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南宋商业发展的原因背景和封建政府的性质。宋朝是中国古代唯一一个商业税收超过农业税收的朝代。其中最主要原因是政府放松了以商人经营行为的限制。宋代农业生产发展;古代封建政府一贯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海禁政策出现在明朝;因此可以排除ABD项。 答案:C 【例2】(2000·上海卷)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A.消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利影响         B.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C.加强无产阶级对经济的指导               D.平息工人罢工和农民暴动 【解题思路】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表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放弃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开始从国情出发,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途径。显然,史实A、D不是其所要达到的终极结果。史实C项并存于苏俄的其它经济政策中,主要反映了经济活动过程中的特点。通过比较,可得出正确答案为B项。? 5.找出所考查的知识点在教材中的位置。高考选择题尤其是材料型选择题,选材大多新颖独特,但无论怎样变化,都可以在教材上找到它的“身影”。因此,审题中回归教材,先确定其在教材中的位置,对解题大有裨益。 6.洞察题目反映的史学范式。随着我国历史研究的不断深人,新的史学观念不断涌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B50702-2011砌体结构加固设计规范.docx VIP
- SY-BA-29-2011整车后碰撞试验规范.doc VIP
- 2024年广西玉林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五.docx VIP
- 2025吉林省国资委监管企业招聘527人(2号)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4年广西玉林市中考物理试卷与参考答案.docx VIP
- XX卫生院“十五五”发展规划(2025年-2029年).docx VIP
- 第四章 熔化焊与热切割安全用电教案 邢建章.docx VIP
- 弟子规全文带拼音排版好可直接打印.doc VIP
- 污泥处理系统设计计算.pdf VIP
- (高清版)DB32∕T 4025-2021 污水处理中恶臭气体生物净化工艺设计规范.pdf VIP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