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社会的大变动及其完成摘要.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讲 社会的大变动及其完成 ——春秋战国、秦、汉初 “虎狼之秦”:法家思想与秦军国主义发展特色 秦始皇兵马俑二号坑 彩绘俑和青铜剑 “虎狼之秦”:法家思想与秦军国主义发展特色 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 出土青铜簇 ——标准化产品 三棱铜簇首长平均27.1436毫米,首呈锐头三棱锥体,把它放大20倍以后,分别用三个流线型侧面交换叠对,外轮廓相差甚微,三棱簇底边是等 边三角形,误差仅0.0091-0.1262毫米。 七、“六王毕、四海一”:秦始皇的统一事业 《史记·秦始皇本纪》:“秦王为人,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居约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 《太平御览》卷八六《皇王部》:“秦始皇帝名政,虎口、日角、大目、隆鼻、长八尺六寸、大七围,手握兵执矢,名祖龙。” 赢政于BC246年即王位,年13岁。 “六王毕、四海一”:秦始皇的统一事业 BC221年,当秦王政在位的第二十六年,也就是他三十九岁那一年,六国尽灭,完成了统一大业。 “六王毕、四海一”:秦始皇的统一事业 琅邪台刻石 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 “六王毕、四海一”:秦始皇的统一事业 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命为“制”,令为“诏”,自称曰“朕”。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制曰:“死而以行为谥,则是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自今以来,除谥法。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资治通鉴》卷七《秦纪二》 生前 死后 永乐、乾隆、光绪 年号 则天大圣皇帝 尊号 汉武帝、魏孝文帝、隋炀帝 谥号 汉高祖、唐高祖、唐太宗 庙号 八、“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大一统帝制之创建 确立中央、地方制度 中央的三公和诸卿制度 地方的郡县二级制度 奠定了秦以后中国古代王朝统治的基本模式。 秦文官俑 “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大一统帝制之创建 军事制度 秦代的兵役制度,男子爵在“不更” (爵位名。秦、汉二十等爵的第四级)以下,年龄在傅籍(年龄从17岁开始,至60岁为止)以上,一生中随时皆有被征兵的可能性。 秦国的军队分直属中央的军队与地方武装两部分。 秦国的军队是步兵和车、骑兵的混合编队,其中步兵是主要兵种。 秦兵马俑一号坑 “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大一统帝制之创建 秦始皇兵马俑三号坑 “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大一统帝制之创建 军吏俑 将军俑 士兵俑 “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大一统帝制之创建 “终始五德”说 水、木、火、土、金 五德相生 金、木、土、水、火 五德相克 “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大一统帝制之创建 秦权 “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大一统帝制之创建 秦诏陶量 秦两诏青铜椭量 “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大一统帝制之创建 秦半两及钱范 秦小篆瓦当 维天降灵 延元万年 天下康宁 九、“天下苦秦”:秦国的暴政和速亡 隐宫、徒刑者七十余万人,乃分作阿房宫,或作丽山。发北山石椁,乃写蜀、荆地材皆至。关中计宫三百,关外四百余。……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藏满之。奇器珍怪徙满冢中。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史记 · 秦始皇本纪》 十、“天下之势,方病大瘇”:汉初王国问题 在韩信、彭越等人的要求、甚至是逼迫下,刘邦分封了七位异姓王。 汉初异姓王 长 沙 王 吴 芮 燕 王 臧 荼 淮 南 王 黥 布 梁 王 彭 越 韩 王 韩 信 赵 王 张 敖 楚 王 韩 信 “天下之势,方病大瘇”:汉初王国问题 “天下之势,方病大瘇”:汉初王国问题 秦以郡县治东方,用秦吏秦法“经纬天下”,移风“濯俗”,结果激起东方社会的反抗,其中楚人表现得最激烈,齐人、赵人次之,其间包含着区域文化的差异与冲突。而在刘邦重建帝业的过程中,这种区域文化的差异与冲突又一次显现出来,且仍以楚、齐、赵三地最为明显。由此我们看到,在东西文化尚未充分融合、战国时代的文化布局仍然存在的情况下,刘邦建立汉家帝业,一方面必须“承秦”,包括承秦之制,另一方面又必须尊重东方社会之习俗,特别是楚、齐、赵人之俗。这是历史对刘邦的苛刻要求,也是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的深层背景。 郡国并行的本质可能是东西异制,主要意义则是允许或默许东方王国不用汉法,从俗而治。 ——陈苏镇《汉代政治与〈春秋〉学》 “天下之势,方病大瘇”:汉初王国问题 在减除异姓王的同时,推行郡县制受阻,便分封同姓王。 因功封王——因亲封王 汉 初 同 姓 王

文档评论(0)

基本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