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选修一7.1《危机笼罩下的俄国》word能力提高.docVIP

人民版历史选修一7.1《危机笼罩下的俄国》word能力提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民版历史选修一7.1《危机笼罩下的俄国》word能力提高.doc

知能巩固提升 一、选择题 1.(2012·海口高二检测)我们认为俄国工业发展落后主要表现为处在工场手工业阶段,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蒸汽动力很少 B.尚未出现工业生产 C.交通运输落后 D.工业生产远远落后于英、法、美等国 2.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工业的发展。这主要表现在( ) ①自由劳动力缺乏 ②工业投资缺乏 ③国内市场狭小 ④国际市场不断扩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观察下列两幅有关19世纪俄国农奴境况的图片,这些图片表明( ) ①农奴的社会地位比较低下 ②农奴的生活水平较低 ③农奴主对农奴进行严格的限制 ④俄国的生产关系发展水平落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1826年到1861年农奴制改革前,俄国爆发了1 000多次农奴起义,这不能说明( ) A.俄国社会矛盾尖锐 B.农奴制改革势在必行 C.俄国经济远远落后于西方 D.广大人民深受封建制度压迫 5.观察右图,起义者的目的是( ) A.要求沙皇废除农奴制 B.推翻沙皇的封建专制统治 C.要求沙皇加强农奴制 D.要求沙皇全面改革政府 6.俄国激进派代表人物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的基本主张是( ) ①继续保留农奴制 ②通过革命的方式解放农奴 ③用暴力推翻君主专制 ④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废除农奴制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7.恩格斯说:“战争证明:哪怕出于纯粹军事上的考虑,俄国也需要铁路和大工业。于是,政府着手培植俄国的资本家阶级。但是这个阶级没有无产阶级是无法存在的,而为了创造无产阶级分子,不得不实行所谓农民解放。”材料中的“战争”是指( ) A.拿破仑战争 B.克里米亚战争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十月革命后的国内战争 8.克里米亚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是( ) A.俄国迫切需要用对外战争摆脱困境 B.俄国的对外扩张与英法的利益发生冲突 C.英法需要土耳其扩大商品市场 D.土耳其所处地理位置具有战略意义 9.直接刺激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改革的是( )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极其困难 B.农奴被牢牢地束缚在土地上 C.克里米亚战败使经济更加恶化 D.农民运动风起云涌、此起彼伏 10.亚历山大二世说:“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表明( ) A.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农民 B.面对统治危机沙皇不得不进行改革 C.沙皇认识到必须顺应历史潮流 D.沙皇要扫除发展资本主义的障碍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图片: 请回答: (1)图一反映了19世纪中叶俄国怎样的社会状况? (2)图二中人物对俄国国家现状和未来发展提出了怎样的变革主张? (3)在图三反映的战争中,俄军战果怎样? (4)结合三幅图片反映的信息,分析俄国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进行改革的。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地主对于农民的穷凶极恶的压榨和奴役,引起农民不断地骚动。国内各阶级、阶层都行动起来参加或支持农民的骚动。据统计,1801年至1810年的10年间,农民骚动83次;1811年至1820年的10年间,农民骚动124次;1821年到1830年的10年间,农民骚动则达到了156次;1831年到1840年的10年间,农民骚动143次,这较上个10年虽有所减少,但并不意味着矛盾的缓和,只不过是一种短暂的平静。1841年到1850年的10年间,农民骚动达到351次,而在接下来的10年间,农民骚动则超过591次。农民骚动的增加,意味着社会的动荡不安,严重威胁着农奴制度的政治、经济基础。 材料二 俄国“首要的、必要的、刻不容缓的步骤”是“把农民从地主的压迫下解放出来!把纳税者从严刑毒打中解放出来!” 材料三 自上而下地废除农奴制比坐等它被自下而上地废除要好得多。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2)结合材料三,分析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13.(2012·济南高二检测)阅读下列材料:五名十二月党人领袖被处死时,沙俄当局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举行了一次盛大的祈祷仪式,以示庆祝。赫尔岑后来写道:我参加了祷告仪式,我当时只有14岁,隐没在人群中,就在那里,在那个被血淋淋的仪式玷污了的圣坛面前,我发誓要替那些被处死刑的人报仇,要跟这个皇位、跟这个圣坛、跟这些大炮战斗到底。 请回答: (1)材料中,“五名十二月党人领袖”为什么会被处死? (2)赫尔岑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位怎样的人物?与十二月党人有何相同之处? (3)从材料可以看出十二月党人的活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案解析 1.【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俄国工业发展落后并不是指俄国并未出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tax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