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民版历史选修一《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word教案.doc
第10课 欧洲宗教改革
课标要求:
1、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认识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2、知道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3、简述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本课重点:宗教改革的必要性、内容
本课难点:宗教改革的实质及历史作用
讲授新课:
导入:
一、中世纪的天主教
1、基督教的发展
公元1世纪产生——4世纪初期定为罗马帝国的国教——11世纪(1054年)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正教和天主教——13世纪初确立了对西欧的大一统神权统治。
“基督”一词是希腊文的汉字音译,原意为“救世主”。这是一种信仰上帝和救世主的宗教。公元1世纪兴起于罗马帝国东部。公元前63年,犹太人为罗马征服,犹太人起义遭镇压,乃流散于小亚细亚、埃及、希腊等地。他们渴望有人拯救他们,便创造了一个救世主的具体形象耶稣,通过传道者的宣传,这种信仰便在巴勒斯坦等地传播开来。其教义的主要内容是:救世主不久还要下凡,拯救人类进入幸福的“千年之国”;因人有罪,信仰上帝并虔诚悔罪的人才能进入天国,否则要下地狱;穷人易升天国,富人进天国“比骆驼穿过针眼还难”;信教者应把财产献给公社,一起过共产生活。这些主张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因此许多奴隶、贫民都信仰它,很快遍布罗马全境,逐渐成为统一的基督教会。起初罗马统治者对基督教持敌视态度,迫害教徒,焚毁教堂。后来,罗马统治者采取了控制、利用、把持基督教的做法。公元313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颁令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地位。4世纪末罗马帝国宣布基督教为“国教” 。1054年分裂为天主教和东正教。
天主教与东正教、新教是现在基督教的三大派别;而基督教又是与佛教(公元前6世纪)、伊斯兰教(公元7世纪)并列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2、基督教信仰的核心——“原罪和救赎”
3、中世纪欧洲天主教的地位
经济方面,天主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占据了各国土地的1/3,甚至更多。
政治方面,一方面天主教建立了等级森严的教阶制度,罗马教皇高高在上;另一方面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教会不断地干涉各国的政治权力。
在思想文化领域,教会占据着意识形态领域的统治地位。它垄断所有的教育、文化和舆论机构,成为封建统治阶级和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在社会生活方面,中世纪西欧的天主教国家几乎人人信教,都是天主教徒,一个人从生到死都离不开教会。
4、天主教会对社会发展的阻碍
1)14~16世纪,西欧开始由封建社会向近代的过渡,近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其轻商思想和当时商品货币关系蓬勃发展的趋势相背离,阻碍了社会进一步发展。
经济根源: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和重商主义思想的流行,同教会的轻商思想产生冲突。
2)教会贪婪腐化,教士淫逸奢侈,根本不管教务。
直接原因:在思想文化和经济政治上居于统治地位的教会贪婪腐败,其掠夺最终引发改革运动。
表现:教阶森严、奢侈腐化、荒淫无度、迫害“异端”(宗教裁判所)、贪婪敲诈。
3)政治因素:民族观念的崛起。民族国家的形成要求打破中世纪天主教会“一统天下”的局面。
4)在宗教改革之前,反对宗教神权的斗争已经开始,包括文艺复兴运动、欧洲范围的宗教“异端”运动,对天主教造成巨大冲击。
文化因素:文艺复兴倡导人文主义推动宗教改革。
5)德国因素:德国是天主教世界中受教会压榨最严重的地区。
6)导火索(直接):兜售“赎罪券”最终成为导火索。
二、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1、改革的原因
1)根本原因:
——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严重阻碍德国经济的发展,天主教会的腐败和搜刮,引起德国各阶级阶层的强烈不满。
2)直接原因:
——教皇兜售“赎罪券”
3)主要原因:文艺复兴的兴起
——淋漓尽致地揭露天主教会的腐败
2、揭开宗教改革的序幕:
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1517年10月31日
1517年万圣节前夕的10月31日,德国维登堡大学的神学教授马丁·路德在维登堡的卡斯尔教堂大门上张贴了《九十五条论纲》。《论纲》所引起的强烈社会反响出乎路德自己的预料,社会各阶层都对《论纲》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由《论纲》而生发的一场社会运动轰轰烈烈地展开。可以说《论纲》点燃了欧洲宗教改革的火焰。《论纲》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它为何会成为这场宗教改革的开端?折射出哪些社会问题?
《九十五条论纲》原名《关于赎罪券效能的辩论》,内容共有95条,由此得名。
德国美因兹大主教亚尔伯特是通过贿赂教皇的手段当上大主教的。贿赂使他欠下银行3万弗洛林的债,为了还债,他自愿充当教皇利奥十世的代理人,负责替教皇兜售“赎罪券”。他还到处宣扬:购买“赎罪券”的人,只要支付金钱,就可以被上帝赦免本人的罪以及已死亲属的灵魂的罪,死者的灵魂就立刻被从炼狱中拯救出来。消息传到路德耳中,他怒不可遏。他在《论纲》中痛斥出卖“赎罪券”的作法,并且提出了“信仰耶稣即可得救”的原则,反对用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民版历史必修1《走向多极化》word学案1.doc
- 人民版历史必修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word教案.doc
- 人民版历史必修1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word单元测试.doc
- 人民版历史必修1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word学案.doc
- 人民版历史必修1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word单元测试.doc
- 人民版历史必修1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word同步测试.doc
- 人民版历史必修1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word同步测试.doc
- 人民版历史必修1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word复习学案.doc
- 人民版历史必修1专题八《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word复习学案.doc
- 人民版历史必修1专题六《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word单元测试.doc
- 人民版历史选修一《王安石变法》word学案.doc
- 人民版历史选修一《迅速崛起的日本》word教案.doc
- 人民版历史选修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word教学参考.doc
- 人民版历史选修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word教学参考.doc
- 人民版历史选修三《滑向世界性大战的深渊》word教学参考.doc
- 人民版历史选修三《火山上的短暂稳定》word教学参考.doc
- 人民版历史选修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word教学参考.doc
- 人民版历史选修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夜》word教学参考.doc
- 人民版历史选修二《写进法律文献的民主》word同步测试.doc
- 人民版历史选修四《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word教案1.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