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 检验摄影技术
物证检验照相是指法定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运用照相手段显现、记录、检验和鉴定涉案物证的一项专门技术,是刑事照相的重组成部分。
近距离物证检验摄影技术
在拍摄时缩短物距,加长像距,增大被拍物影像,以利于对细微痕迹和结构进行观察、鉴定的一种摄影方法。
第一节 检验摄影的概述
一、检验摄影的基本要求
(一)要完整地反映被摄物体
(二)要准确地反映被摄物体
(三)要清晰地反映被摄物体
(四)检材影像与样本影像无论是大小、影调,还是方向都要反映一致。
二、配光检验技术
选择不同角度的光线、不同强度的光线、不同波长的光线、不同偏振状态的光线。
利用物质对光线的吸收、反射特性差异显现痕迹或加强痕迹与客体的反差。
三、特点、目的
无损检验
利用提高反差的方法增强影像,使目标亮度颁布在影像中以最大反差再现。
四、比例尺
比例尺应根据被拍物体长度来选择比例尺的长度
比例尺一般应放置于画面或特征下方居中部位。
比例尺应与被拍物的主要特征在同一水平面上。
比例尺应与相机光轴垂直。
比例尺上不得有反光。
比例尺应根据被拍物体颜色和使用的感光片种类选择。
(常规检验照相)
第 二 节 翻 拍
一、翻拍的概述
也称摹摄---是利用摄影技术对图文类被摄物体进行复制的方法。
翻拍的范围为:1 : 10 --- 1 : 1
(一)翻拍的要求
1.在现场勘查或搜查中,提取的一些与犯罪有关的具有证据意义的文件材料。如:单据、信件、书籍、图书、图表、照片、文件、指印、字迹等平面客体和影像复制成照片。
2.翻拍时力求准确地将原件所有的特点、形态、质地、表面结构等,准确的表现出来。所复制出来的照片,要线条清晰、光照均匀、反差适中、层次丰富、浓淡均匀、图像真实准确,影像高度清晰等效果。
3.被翻的原物称为原件,所拍得的照片称为翻拍照片。
(二)翻拍的分类
1.按用途翻拍分:
原样性翻拍 突出性翻拍 校正性翻拍
2.按材料翻拍分为:
单色原件 中间色调原件 彩色原件
二、翻拍的器材
(一)翻拍机
1.大型翻拍机 2.小型翻拍机
(二)照相机、镜头
单镜头反光式照相机,要求能达到拍摄原物大和直接扩大照相。
(三)其它附件
快门线、玻璃、黑纸、烛光纸、比例尺等。
三、翻拍技术的基本方法
(一)翻拍配光
1.配光的要求
一般用柔和、均匀的散射光进行翻拍。
2.光源的位置
一般以45o左右对称布光(在垂直方向不产生反光)。
(二)配光应注意的三个问题
1.翻拍原件反光强时,灯光离照相机应远些,照明的光照角度应小于45度。
2.翻拍照明灯泡,使用时间应大体一致,不能一新一旧。
3.检验光照是否均匀,可用一支铅笔树立在翻拍原件的正中央,进行观察。
(三)翻拍取景
根据需要尽可能将画面充满至五分之四。
(四)翻拍调焦
翻拍调焦时要求镜头---翻拍原件--胶卷三点一线。垂直、不偏、不斜。
四、翻拍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翻拍前的准备
1.检查各个器材设备
2.熟悉翻拍原件的特点,了解翻拍要求,确定翻拍方法。
3.翻拍的环境要求
第三节 采用亮度对比加强反差照相
一、阴影照相
阴影照相指:通过配光技术,利用被拍客体自身产生的阴影效果反映其立体特征的专门照相。
(一)阴影照相的对象
阴影照相的对象多为遗留在泥土、灰尘及其他可塑性材料上的加层或减层的立体痕迹和有一定厚度的现场遗留物。
(二)阴影照相法的照明
1.聚光灯夹 2.利用日光作为光源 3.手电筒
(三)阴影照相的配光角度
拍摄立体痕迹的光照角度要依据痕迹的深浅和宽度而定。
痕迹立体形状深的或物面粗糙的照射角度应大些;反之灯光角度小些。
立体痕迹角度
二、无阴影照相法
无阴影照相法指:通过配光技术消除阴影的干扰,以显示被拍客体所需特征专门照相技术。
(一)无阴影照相法的拍摄对象
无阴影照相法适用于拍摄各种有色的平面加层和减层痕迹。也适用于拍摄粗糙表面的加层或减层痕迹和园柱形、球形、弯形以及玻璃、陶瓷、搪瓷物体上的痕迹。
(二)无阴影照相法照明
主要采用漫散性的均匀光线,以选用磨砂灯泡、奶白灯泡或日光灯为宜。不宜采用明丝灯等一些光照比较硬的灯泡。
(三)配光角度
对平面痕迹物体的配光与角度与翻拍基本相同45度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一节Photoshop讲解.doc
- 第一节电阻元件及其定律讲解.doc
- 第一节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讲解.doc
- 第一节绿色植物的营养器官讲解.doc
- 第一节生物氧化概述沈阳农业大学讲解.doc
- 第一节透镜讲解.doc
- 第一届“锦程杯”会计比赛策划案讲解.doc
- 第一课_神奇的货币教案讲解.doc
- 第一轮复习——曲线运动同步训练讲解.doc
- 第一章 空间几何体讲解.doc
- CNAS-CL63-2017 司法鉴定-法庭科学机构能力认可准则在声像资料鉴定领域的应用说明.docx
- 12J7-3 河北《内装修-吊顶》.docx
- 12N2 河北省12系列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燃气(油)供热锅炉房工程.docx
- 内蒙古 12S8 排水工程 DBJ03-22-2014.docx
- 山西省 12S10 12系列建筑标准设计 管道支架、吊架.docx
- 16J601-木门窗标准图集.docx
- 12J8 河北省12系列《 楼梯》.docx
- CNAS-GL37 2015 校准和测量能力(CMC)表示指南.docx
- CNAS-RL02-2016 能力验证规则.docx
- 津02SJ601 PVC塑料门窗标准.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