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项目名称:浮选柱调节系统1)分析气含率与冲洗水量、充气量和底流量之间的动态特性,改进浮选柱单机多参数调节系统的非线性数学模型,提高其适用性,且为后续分析研究奠定基础;(2)运用非线性动力学特征中的分岔和李亚普诺夫指数等理论,对浮选柱单机多参数调节系统的非线性本质进行研究,揭示其非线性动力学现象和规律,为系统设计和运行的稳定性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处于不稳定状态的系统控制提供思路;(3)改进和完善一种适用于浮选柱单机多参数调节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达到稳态。该研究将丰富浮选柱单机多参数调节系统非线性本质的内容,也为生产实际中的各种类型浮选系统存在的稳定性问题提供理论依据。该项目是一个既有理论研究价值又能推动工程实践的科学问题。
报告正文
(一)立项依据与研究内容(4000-8000字):
1.项目的立项依据(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需结合科学研究发展趋势来论述科学意义;或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来论述其应用前景。附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1.1 研究意义
近年来,旋流一静态微泡浮选柱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选矿设备在有色金属矿物、黑色金属矿物、煤炭、非金属及化工矿物分选领域的应用不断扩展,随着工业化应用的推广,加强浮选柱单机多参数调节控制的研究显得越来越重要。浮选柱单机调节系统是一个集气体、液体、固体的三相流体系,浮选柱的输入量(冲洗水量、充气量、矿浆和药剂的流量)和输出量(精矿和尾矿的排放量)的变化和矿浆的组分的变化、以及矿化速度快慢都可能引起泡沫层厚度,气含率,偏流量泡沫层厚度气含率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主要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国内浮选柱控制
[1] 卢 晓.浮选设备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J].铜业工程,2008,(3):38~39.
[2] 章晓林,张文彬.浮选柱的PC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J].矿冶工程,2005,(4):39~41.
[3] 宣乐信,曾云南.选矿厂选别作业自动控制的进展[J].金属矿山,2008,(1):7~11.
[4] 张志丰,王汝琳,胡 军.浮选柱系统的变结构PID控制[J].选煤技术,2003,(1):52~54.
[5] 张志丰,张志刚,胡 军.我国大型浮选柱自动控制策略的研究[J].选煤技术,1999,(3):5~7.
[6] 荣国强,刘炯天,刘莉君,等.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液位自动控制系统设计[J].金属矿山,2007,(5):62~64.
[7] 李振兴.基于模糊控制器实现的浮选柱液面控制系统设计与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08.
[8] 刘 丹,李世厚,文书明,等.浮选柱充气量自动调节的研究[J].矿冶,2008,(1):65~67.
[9] 李振兴,文书明,罗良烽.选矿过程自动检测与自动化综述[J].云南冶金,2008,(3):20~23.
[10] 胡业林,张 斌.浮选柱的检测与控制系统设计[J].中国煤炭,2000,(5):25~27.
[11] 葛之辉,曾云南,赵宝坤.选矿过程自动检测与自动化综述[J].中国矿山工程,2006,(6):37~42.
[12] 孙忠仁,孙靖彪.浮选机械设备的自动化技术[J].煤炭技术,2005,(6):65~66.
[13] 李玉西.模糊与PID双模控制在浮选柱液位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矿冶,2008,(1):73~75.
[14] 朱湘翼,陶洛成.浮选柱生产参数的智能检测[J].选煤技术,1996,(2):25~27.
[15] 陈子鸣.模糊控制及其在选矿中的应用[J].江西有色金属,1994,(2):30~36.
[16] 余龙舟, 李世厚.基于组态软件的浮选柱矿浆液位检测控制系统[J].有色金属,2007,(5):38~41.
2.项目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以及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此部分为重点阐述内容)
2.1研究内容
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气含率调节系统非线性数学模型的改进
根据物料平衡流体动力学理论及反应动力学机理,泡沫层厚度气含率考虑柱体内多流态多物相间耦合效应对多参数调节过程的影响,开机、停机、和非稳态建立浮选柱多参数单机调节系统的非线性数学模型。浮选柱调节系统浮选柱多参数单机调节系统Poincare)、频闪映射(stroboscopic map)、相轨迹(phase trajectory)等方法进行非线性动力学特征分析,研究冲洗水量、充气量和底流量等系统状态参数对诱导系统分岔点的影响Hopf 分岔(Hopf bifurcation)、倍周期分岔(period-doubling bifurcation)、切分岔(tangent bifurcation),以及非光滑动力系统的特有分岔, 如擦边分岔( grazing bifurcation )、角点碰撞分岔(corner-col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