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
实验指导书
材料成型及控制教研室主编
《CBE模式下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改革研究》斜Y型坡口焊缝裂纹实验CO2保护焊焊接参数对焊缝成形的影响…………36
4.实验四 钨极氩弧焊焊接方法……………………………41
5.实验五 焊条电弧焊实训项目……………………………43
五、《弧焊电源》实验指导书
1.实验一 弧焊电源外特性和调节性能的测定……………45
2.实验二 弧焊电源的结构认识与观察……………………48
3.实验三 弧焊整流器的结构认识与观察…………………50
六、《Pro/E造型及模具设计》实验指导书
1.实验一 基于Pro/E Wirdfire设计软件初步练习………52
2.实验二 Pro/E截面草绘功能练习…………………………53
3.实验三 Pro/E基本成型特征功能练习……………………57
4.实验四 Pro/E基准特征建模功能练习……………………61
5.实验五 Pro/E零件建模工程特征功能练习………………63
6.实验六 Pro/E实体特征编辑功能练习……………………65
7.实验七 Pro/E曲面造型功能练习…………………………68
8.实验八 Pro/E装配图功能练习……………………………71
9.实验九 Pro/E工程图功能练习……………………………73
10.实验十 基于Pro/E塑料模具设计综合练习……………76
七、《快速成型技术及应用》实验指导书
1.实验一 激光快速成形原理及成型系统观摩……………80
2.实验二 三维实体的STL格式转化及切片………………81
八、《金属结构腐蚀与防护 金相显微镜的使用及金相试样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普通金相显微镜的构造与使用方法。
2. 了解金相试样的制备方法。
3. 学习使用金相显微镜观察金相组织。
二、实验仪器、设备和材料
1. 设备:XJP-3C金相显微镜、M3030砂轮机、PG-2抛光机、吹风机、玻璃板、培养皿、镊子。
2. 材料:金相试样、砂纸一套、抛光液(Al2O3)、腐蚀剂(4%硝酸酒精溶液)、药棉。
三、实验原理
在现代金相显微分析中,使用的主要仪器有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两大类。光学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在100~2000这个范围,如果要求更高的放大倍数,只能借助于电子显微镜了。这里仅对常用的光学显微镜作一般介绍。
1. 显微镜的成像原理。
大家都知道,放大镜就是种用一块会聚透镜(凸透镜)把物体放大的一种简单的光学仪器,其成像原理如图1
当物体AB置于透镜焦距f以外时,得到倒立的放大实像A‘B’(图I(a)),它的位置在2倍焦距之外。如果物体AB在透镜焦距之内,就可得到一个放大了的正虚像A‘B’(图I(b)),
A′B′/AB就是放大镜的放大倍数。由于放大镜到物体之间的距离a近似等于透镜的焦距(a=f),而放大镜到像间的距离b近似相当于人眼的明视距离(250mm),故放大镜 的放大倍数为:
N=b/a=250/f (1)
由(1)式可知,透镜的焦f越短,则放大镜放大倍数越大。一般采用的放大镜焦距在10——100毫米之间,即放大倍数在2.5~25倍之间。如进一步提高放大倍数,将会由于透镜的焦距缩短和表面曲率过分增大而使映象模糊不清。为了得到更高的放大倍数,就要采用显微镜,它的放大倍数可达到1500~2000倍。
显微镜是由两组透镜所组成。靠近被观察物体的透镜叫物镜。而靠近人眼的透镜叫目镜。借助物镜和目镜的两次放大,就能将的体放大到很高的倍数(~2000倍),图II所示是在显微镜中得到放大物像的光学原理图。
被观察的物体AB放在物镜之前距其焦距略远处,由物体反射的光线穿过物镜。经折射后得到一个放大了的倒立实像AB,再经目镜将实像AB放大成倒立虚像AB。这就是人们在显微镜下研究实物时所观察到的经过二次放大后的物像。
在显微镜设计时,让目镜的焦点位置与物镜放大所成的实像位置接近,并使最终的倒立虚像在距眼睛250毫米(约是人眼的正常明视距离)处成像,这样就可以看得最为清晰。
显微镜质量的好坏,主要取决于:①放大倍数;②透镜的质量;③显微镜的鉴别能力。
2.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图II
物镜的放大倍数:N物=L/F1
目镜的放大倍数:N目=D/F2
显微镜的总放大倍数应为物镜放大倍数与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即:
其中:L-------显微镜的光学筒长度(物镜后焦点与目镜前焦点的距离)。
D-------明视距离(250mm)
F1-----物镜焦距。
F2-----目镜焦距。
3. 透镜成象的质量
单个透镜在成象过程中,由于几何光学条件的限制,映象会变得模糊不清或发生畸变,这种缺陷称为象差。象差主要包括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