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考一轮语文总复习考点突破2-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考点二词类活用资料分析.pptVIP

2015届高考一轮语文总复习考点突破2-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考点二词类活用资料分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名词作状语、名词作动词、形容词作动词、形容词作名词 (二)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为动用法 (2013·福建卷)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初焉,若高阔可步。 [解析] “步”,名词,这里作动词,指“行走”。 [答案] 起初,(洞)似乎高大宽敞,可以行走。 (2013·福建卷)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闻者为白县吏,遂遣人下之。 [解析] “下”,动词,这里作使动用法,指“使……下”,可译为“救下”。 [答案] 听到的人替他报告了县吏,(县吏)就派人把他从山上救下来。 (2012·湖南卷)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有行之人,纲纪森然,动皆法度。 [解析] “动”本为动词,这里用作名词,“举动”的意思。 [答案] 有品行的人,纲常法纪严明,一举一动都符合法令制度。 (三)形容词的活用。 (2013·江西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农家苦灯烛之费,送迎以旦昼,用盖以蔽日也。 [解析] “苦”,形容词,这里作使动用法,指“使……苦”,可译为“苦于”。 [答案] 农家苦于灯烛的花费,迎亲送亲(都)在白天,(就)用伞盖来遮蔽日光。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韩文公之文,文起八代之衰。 [解析] “衰”,形容词,这里作名词,指“衰靡的文风”。 [答案] 韩文公的文章,振兴了八个朝代以来衰靡的文风。 [解析] A、B、D三项都是使动用法,C项的“薄”,与“厚”意思相对,本来是形容词,这里是意动用法,“以……为薄”的意思。 [答案] C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用法”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位置定性法”。当一个词语出现在了非正常位置,就要考虑到它是否活用。 1.主语和宾语位置。 主语和宾语一般都由名词、代词充当。当动词、形容词处在主语的位置上时,就是活用了。(如例8“韩文公之文,文起八代之衰”中,“衰”本来为动词,这里出现在宾语的位置上了,就活用做名词“衰靡的文风”了。)又如“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归去来兮辞》)中,“幼”本为形容词,这里出现在宾语的位置上了,就活用做名词“小孩子”了。 2.谓语位置。 谓语通常情况下用动词或形容词来充当。当名词处在谓语的位置上时,肯定是活用作动词了。(如例2“可以拯人,可以寿世者”中,“寿”为名词,出现在了谓语位置上,肯定是活用为动词了,而且是使动用法,义为“使……长寿”。)又如“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氓》)中,“黄”是形容词,这里活用作动词“变黄”。在“项伯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中,“善”是形容词,这里带了宾语“留侯张良”,活用为谓语动词,义为“善待”。 3.状语位置。 动词前的名词如果不是动作的发出者(主语),那就是动作的修饰者(状语),名词处在动词前又不是主语,那么只能是名词活用作状语。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中,名词“兄”并不作主语,在这里是“事”的修饰者,即用作了状语:像对待兄长一样。 高考总复习 语文 精要概述 典例精析 即时训练 考点二 词类活用 ● 精要 概述 ● 典例 精析 例1 例2 例3 例4 例5 例6 例7 例8 例9 高考总复习 语文 精要概述 典例精析 即时训练 类型及规律 例句 译法 名词作状语 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 ①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小石潭记》) ②其一犬坐于前。(《狼》) 像……一样 名词作状语 表示动作行为的态度、方式 吾得兄事之。(《鸿门宴》) 用对待……的方式 像对待……一样 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 ①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 ②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用…… 名词作状语 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 ①予分当引决。(《〈指南录〉后序》) ②其势必不敢留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依据……, 按照…… 名词作状语 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趋向 ①卒廷见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沛公已去,间至军中。(《鸿门宴》) 在…… 从……, 向…… 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频率 ①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木兰辞》)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在(当)……, 每…… 名词作动词 后面有宾语或补语 沛公军霸上。(《鸿门宴》) (1)译作“动+名”:军,驻军 (2)换成动词:芽,发芽;水,游泳;面,面对着;刑,用刀刺,即杀 (3)译作“介+名+动”:东,向东突围 前面有副词或能愿动词 ①二月草已芽。(《采草药》 ②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劝学》) 两个名词连用,而非偏正关系,其中一个常活用 ①面山而居。(《愚公移山》) ②刑人如恐不胜。(《鸿门宴》) 用“而”连接,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551116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