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社會資本概念初構社區長期照護網絡之研究.pptVIP

以社會資本概念初構社區長期照護網絡之研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以社會資本概念初構社區長期照護網絡之研究

發表人:劉以慧 師大社會教育研究所博士生 規劃社區在地老化照護策略之研究 ──社會資本的概念 老人照護的現況 發展在地老化的重要性 社會資本的內涵 社區照護的發展與重要性 社區照護的發展與重要性 社會資本可用於社區照護之概念萃取 歸劃社區在地老化照護策略 高齡者的健康問題多元 高齡者照護需求未被滿足 降低安養負擔與政府財政支出 整合安養中心與社區照護功能 歸納台灣在地老化的相關議題與人口老化現況 社會資本理論用於高齡照護的概念釐清 以社會資本理論初步建構社區照護網絡 經費從醫療支出轉為預防支出的必要性 台灣老人人權的低落 健保支出比例居首 藥品支出比例與年齡成正比 台灣老人衰弱比例增加 經建會(2004)衰弱人口數之推估 民國105年為36萬 民國115年為57萬 民國125年為74萬 2004台灣老人人權指標調查報告指出 應保障老年人的「住」的需求 建立一個對老人友善的環境與居住空間 改善無障礙環境與交通設施 加強關懷訪視獨居老人,並邀請及協助其參與社區中舉辦的老人活動 提供更多支持性的方案來協助家庭及照顧者 推動社區照顧 二、發展在地老化的重要性-1 高齡者的健康問題 多元的健康需求 80%具有慢性疾病 63.5%具有兩種以上慢性疾病 13%具有生活活動障礙 以預防為主的健康策略廣受重視 二、發展在地老化的重要性-2 高齡者照護需求未被滿足 家庭成員負擔沉重 內政部社會司《社會福利輯要》老人福利之重點:充實老人日常生活照顧、補助辦理老人住宅、日間托育、營養午餐、改善老人在宅設施等,提供老人社區化的照顧,促進三代同堂的發展 二、發展在地老化的重要性-3 發展社區在地照護網絡的重要性 社區:以生存、生活和生涯發展為目標,以友誼、互助和情感為特性,為具有生命共同體感的社區 在地老化:發展在地服務,照顧在地老人,盡可能避免老人遷離他所熟悉的環境 行政院2001「建構長期照護體系先導計畫」 內政部(2000)老年生活調查:高齡者居住態度 近70%傾向與子女同住或比鄰而居 僅5.2%傾向居住老人福利機構 Hanifian(1916) 對於道德、友誼、同情心、社會互動的討論 Jacobs(1961) Bourdieu(1983) Coleman(1988) The World Bank(1999) Putnam(1993;2000) 探討目的:強化對於社區的理解,同時有助於實務工作的落實 Bullen等:社會網絡的參與、互惠性、信任、社會規範、共有性、志願性。 Putnam(1993):紐帶關係(bound)、接關係(bridge) 社會資本的重要性: 社會資本可以讓公民更容易的解決集體的問題 社會資本可以作為社區的潤滑劑,使社區運作順利 社會資本可以藉由擴增人的視野,改變人的命運 社會資本: 解決共同問題的社會信任、規範和網絡之儲存量 藉由參與正式和非正式的制度和機制,社區成員得以產生互動並連結在一起,解決共同問題,達成共同目的和利益 以社區照顧而言,將能提供相較於政府與全控式照護機構更具滿足被服務者個別需求的服務,並能促進對高齡者在地老化的落實。 福利國家興起,以及廣用新式機構照顧 1970年後福利國家的財政危機 社區照顧大量興起 彌補機構缺乏人性化的精神層面需求 地方政府提供相關支持性服務 促成 避免社會隔離 英國(2005)社照顧綠皮書 減輕失能者家庭照護負擔 老人福利法 長期照護三年計畫 發展困境 社區資源分配不均 服務資源欠缺 社區資源開發進度落後 社會網絡 本文以Putnam(1993)所指之自願性組織為主 特徵:公共財、積累性、人際關係的建立 社會資本三要件:個人有需要時能找到願意或有責任幫忙的人數、該種關係的力量、可運用的資源 互惠規範 成員會放棄個人立即的利益,不僅為了成全團體的利益,也是為個人長期利益著想 Fukuyama(2003): 促成團體間合作的非正式規範 是一種人的關係 與他人相處時潛存的互惠規範 人際關係 信任:Blau(1964)指出信任可建立和維持交換的關係存在 義務:即成員雙方對自己行為的一種承諾或責任,與對對方行為的一種期望,常發展自特定成員間的互動關係(Coleman 1990) 「信用單據」(credit slip) 規範:指團體成員經過互動所形成的共同行為準則 認同: 可提高對集體過程和結果的關心 可提高交換的機會 可促進真實的合作頻率? 整合社區健康關懷網絡 建立社區居民健康狀況資料庫 社區民眾健康狀況資料:死亡率、疾病別盛行率、疾病別發生率、失能狀況、健康或不健康行為盛行率、民眾自覺健康狀態、生活品質及健康信念等 社區特殊的背景與歷史:社區的自然環境特色、都市化程度、住宅特性、環境衛生概況等 整合社區健康關懷網

文档评论(0)

daoqqzhuan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